书生志业

时间:2023-02-28 作者:admin
后台-插件-广告管理-内容页头部广告位
后台-系统-系统设置-扩展变量-(内容页告位1-手机版)

《书生志业》是 学术批评网出版的食资随率诗请也很一本图书,作者是杨玉圣、孙洁琼

  • 书名 书生志业
  • 作者 杨玉圣、孙洁琼
  • 出版社   学术批评网
  • 开本 1/16开

基本信息

  《书生志业:曹德谦先生九十华诞祝贺文集》

  德高望重的曹德谦先生今年迎来九十华诞。曹德谦先生是我十分敬重的学问家、多产的历史演义 作家、美国历史学家。他擅长运还教初罪境用通史演义体裁,深入浅出,生动活泼地阐述中外历史演义,做到雅俗共赏、博约兼顾、文史兼备、夹叙夹议、发来自人深省,深受广大读者欢迎。作为当代著名通史演义文史学家第一人,曹先生不仅在美国研究方面造诣深湛,也在普及历史知识尤其是美国历史知识方面作出了杰出贡献。本书是为了纪念他而合众家之文章力作,其中包括黄安年、任东来、黄西群、杨玉圣、肖建英、罗燕等著名学者,详细描述了和曹老先生的亲切对话,以及对老先生著作的心得体会,是对一代老学者的巨大敬意和祝贺其90岁华诞。

曹德谦先生

  

  

出版信息

  书名: 书生志业:曹德谦先生九十华诞祝贺文集

  封面题签: 刘360百科绪贻 李剑鸣

  版面设计: 贺维彤

  责任印制: 白大杰

  开本:1/16开

  印数数量:500本(内部交流)

  出版时间:2012年5月9日

  页数: 轴谈军一金581页,另有插图13页,目录页6页

内容简介

  序 : 智·仁·勤(李剑鸣)

  我仅有幸见过曹德谦先生一次,那是十年前在西安的中国美国史研究会年会上。虽然未能常闻謦欬,但关于曹先生的经历和著述,我却也知道不少。这一方面是由于我过去爱读社科院美国所办的几种刊物,那上面经常出现曹先生的大作,那种活泼而朴实文字,总条解心鲁盟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另外就是常听玉圣兄谈起曹先生。据我观察,玉圣兄是一个尊师重道的人,而且他还把"师"和"道"看成一体,也就是说,他尊重的必是"有道之师"。我每次听他谈到曹先生,语气中都带着敬意和赞佩。我想,他由衷敬服的前辈,一定来自是一位学识渊博、名行高洁的长者。
最近读了曹先生的《随想录》,我觉得他是一个难得的智者。他能从常人不经意的地方,看出事情的大症结来。比如他对何谓"大国"的理解,就令人有茅塞顿开之感。在他看来,生产力和GDP只是成为大国的"必要条件",而"风格"或"软实力"才360百科是做大国的"充要条件"。他得出这样一个重要的看法,却是基于对中宜袁证关而兴美两国在"挨骂"时的不同表现的分析。这种因小见大的眼力,真是出人意表。曹先生还从一个作家的一句平常话里,读出了美国人"国家认同"的要害:这个由来自世界各地的差异纷繁的人所组成的国家,何以没有变成一盘散沙,何以没有沦为一个永无宁日的斗鸡场,完全有赖于这些人对美国的热爱。不过,这种热爱不是对政府、对党派、对领袖爱样讨季命注均须的效忠,而是对某些"核心价值"的自觉认同。这些"核心价值"之能得到国民历述林策诗景首出的自觉认同,是因为它们不是停留在口头上的高调,而是形之于制度,并能在日常生活中显示其真切的意义。有人说美国是一个建立在象征物之上的尽当占季武校丝质章企盾国家,曹先生的观察与此可谓异曲同工。
曹先生2009写的 ,我以为是一篇朴实的奇文。说它朴实,是因为文字平实,风格冲淡,意绪稳健;又说它是奇文,是因为里面包含的见识和观念,着实令人惊叹。曹先生说自己长寿的秘诀有四条:不惧怕死亡,生活有目标,能自找乐趣,再加上勤奋。我们在报纸上看到的长寿经验谈,通常是各种养生之道,大抵不出饮食、心情和锻炼这几项。可是,曹先生的"秘诀"真是不同凡响。历来有人因惧死而求长生,曹先生却由于不以生死为意而得享高寿。这当中固然包含无心插柳之幸,但更多的是一种对待生命和生活的超然态度。曹先生可说是历尽风涛,饱受摧折,在那个没有自由、不讲权利的时代,承受过政权和社会加足差装之于个人的巨大不公。但他肉体受苦,而意志弥坚。他既没有怨天尤人,也没有沉湎于对不幸往事的回忆,而是倡言自由的真义,向往一个人能享有权利和尊严的社会。在渡过劫波之后,曹先生仍保持着一种博大宽广的胸襟。这是一种仁者的石课深水构化革赵做盾海姿态。

  曹先生很自豪地说自己勤奋。只要看过他的著述目录,就知道那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勤奋。他写的若吸制种历史演义著作,每部都有几十万言的篇幅;此外,他还做过那么多的翻译,写了那么多的文章。对一个长寿的学者来说,取得这样的业绩自然不足为奇。但我们知道,曹先生货周案严喜刻存最有创造力的年华,用他附班帝映样系已右国自己的话说,是"被右派掉了"。他真正能安心读书写作的时间,加在一起究竟有多少年?所以,他说自距将兵己是在"拼命写作"。今天有些学者少年成名,早早就开始享受名望带来的种种好处,"拼命"云云,似已被看成是不谙世事的幼稚之举了。看着曹先生长长的著述目录,对照他的勤奋和拼命,我不禁暗暗问自己:我还能用"拼命"的精神对待学习吗?显然,我还需要在读苏药书和写作方面用更多的心力。

  智,仁,勤,曹先生三者兼具,因而有一种值得晚辈后学景仰的风范。我想,这本文集中的每一位作者,还有外间读过曹先生办卫市防著作的人,一定都怀有一个共同的心愿,就是为曹示京伯孩展派尽先生祝福,祝愿他健康快乐,期待他续写《为什么我竟活得如此久》。

  2012年4月18日

  编后记:

  德高望重的老一辈报人、美国史专家、翻译家、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研究员曹德谦先生,即将迎来九十周岁生日。

  为此,我们发起编纂《书生志业--曹德谦先生九十华诞祝贺文集》,借以表达学界同人的祝贺之忱,也饱含吾等学界晚辈的由衷敬意。

  除学界师友对曹先生的祝贺文章、专题论文外,还包括曹先生在中国政法大学两度开设"英美报刊翻译"班的同学所写的对曹先生的感恩之作,也包括部分学生在杨玉圣主讲的"美国历史与文化"和"美国宪政史"课上的习作。在此,要特别感谢武汉大学刘绪贻教授、北京师范大学黄安年教授、南京大学任东来教授、北京大学李剑鸣教授、南开大学韩铁教授以及历史文化地理学者沈登苗先生等学者为本书赐稿。

  本书附录部分,除曹先生主要论著目录外,还收集了曹先生有关著作的序跋、曹先生有代表性的部分文章,以裨益于读者了解和理解曹先生的人生追求及其卓越识见。

  蒙百岁老教授、著名历史学家和社会学家刘绪贻先生和中国美国史研究会前理事长、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兼历史学部秘书长李剑鸣先生,分别为本书题签,不胜感激之至。

  本书排版工作,由贺维彤先生承担,维彤还负责本书的封面设计、美术编辑事宜。中国政法大学副校长李树忠教授为本书印制提供了宝贵的支持。白大杰先生和维彤不辞辛苦,保证了本书如期问世。

  本书面世之际,2011年5月10日,将在北大举办"书生志业:祝贺曹德谦先生九十华诞暨新版《美国演义》首发式研讨会"。届时,学界师友将济济一堂,以祝贺曹先生九十华诞,同时也祝贺曹先生的代表作即新版三卷本《美国演义》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

  我们期待着研讨会的召开,并向曹先生九十华诞表达由衷的祝贺!

  杨玉圣、孙洁琼

作者简介

  杨玉圣,男,1963年生于山东青州。1981年考入山东师范大学历史系,1985年考入北京大学历史学系读研究生(研究方向是美国史)。1988年起任教于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1998-1999年以富布赖特学者身份在波士顿大学和堪萨斯大学访学。2001年创建学术批评网。2003年5月以国内优秀人才名义被引进到中国政法大学,现为该校法学院教授,兼任美国政治与法律研究中心主任、社区自治研究中心主任、教育部学风建设委员会委员、清华大学中美关系研究中心研究员、《社会科学论坛》等学刊编委。拥有众多科研成果及著述。

图书目录

  序/李剑鸣

  曹德谦先生九十华诞贺信/中国美国史研究会

  当代演义体史家第一人--写在曹德谦先生九十华诞之际/黄安年

  神秘的"倜西"--祝贺曹德谦先生九十华诞/任东来

  老报人的人生之路--与曹德谦先生对话/杨玉圣

  曹德谦著《美国通史演义》(第五版)序 /黄席群

  《美国通史演义》三人谈/邓蜀生 齐文颖 黄安年

  启迪·思考·受益--序曹德谦先生著《俄罗斯演义》/肖建鹰

  这真是一本好书、奇书--《中国现代史演义》序言/肖建鹰

  作为师者的曹德谦先生/朱 昱

  当此世道 唯师德馨--对曹德谦先生由衷的敬意/郑玉双

  坦诚 谦逊 严谨--写在"英美报刊阅读与翻译"研修班结课之后/刘晟昱

  曹德谦先生二三事/罗 雁

  翻译之路的第一个启蒙老师/高 晗

  良师益友--我眼中的曹德谦先生/温杰夫

  严谨执著 中正谦和--近距离看曹德谦先生/赵 亮

  与大师的亲密接触--记首届"英美报刊阅读与翻译"研修班/刘晟昱

  又见曹老/朱 昱

  秉德教学 谦以治学--我眼中的曹德谦先生/林 瓒

  诲人不倦/林佳业

  名不虚传/马晓煜

  矍铄如松:曹德谦先生印象/张 静

  为人师表的老先生/石 鑫

  严谨敬业的曹德谦先生/凌 珊

  融会贯通/蔡 果

  生命的张力/薛 兵

  孜孜以求的精神/王艳丽

  塌实 勤奋 责任/刘建中

  译海冲浪/何春悦

  从曹德谦先生学英汉翻译的感悟/石泰新

  曹德谦爷爷印象/杨 肯

  《五月花公约》考实/李世洞

  1619年弗吉尼亚议会探微/满运龙

  关于培根"起义"的提法问题/齐文颖

  曾格案与言论自由/苏麓垒

  意识形态与美国革命的历史叙事/李剑鸣

  美国革命与反效忠派立法/孙洁琼

  詹姆斯·威尔逊与美国宪法/胡晓进

  美国宪政体制中的总统制/毕竞悦

  论美国内战前关税诸问题/杨玉圣

  罗斯福与联邦最高法院斗争的性质/刘绪贻

  美国法律史研究领域的"赫斯特革命"/韩 铁

  美国民权运动非暴力直接行动的由来/于 展

  著名美籍华裔科学家的来源、构成及原因初探/沈登苗

  2008:谁来改变美国?/杨国栋

  从"占领华尔街"事件的报道看中美媒体考量/宫 嫱

  读《五月花号》/马晓煜

  美国革命的自由意识--《美国革命的思想意识渊源》述评/韩得震

  土著美国人法律地位的变迁--《文化的边疆》述评/杨 雪

  伟大的辩论--读《辩论》/熊念刚

  伟大的妥协--读《辩论》/汤筱娴

  对"不可思议的民主实验"的经典解读--评《联邦党人文集》/王 梓

  对联合与自由的偏好--从《联邦党人文集》看美国宪法/朱 昱

  美国立宪中的集权与分权--读《联邦党人文集》/张逸帆

  税收、联邦政府与宪政--读《联邦党人文集》/杨国永

  《联邦论》的经济思想/吴 珂

  宪法反对者的政治思想--读《反联邦党人赞成什么》/李晓敏

  美利坚民族之魂--读《杰斐逊总统全传》有感/许 露

  思想观念对美国发展的影响--读《美国史探研(续编)》/危 薇

  探索美国宪政之源--以《普通法与自由主义理论》为分析文本/郑玉双

  乡镇自治:托克维尔的三个视角--读《论美国的民主》/杨 龙

  还原历史 尊重历史--《设计宪法》的解读/林泽波

  塑造国家与改进社会--读《在宪政舞台上》/陈剑锋

  镜子与发动机--读《美国最高法院史》/钱冠笛

  制度的魔法――读《总统是靠不住的》/谢卓妍

  美国慈善基金组织的发展动力--读《财富的归宿》/李 聪

  力争上游 创人生辉煌--读《力争上游》/李思佳

  自由:一个永恒的议题--读《美国自由的故事》/陆静丽

  美国人对自由的理解--读《美国自由的故事》/李如心

  美国自由的守护者--读《自由的新生》/董 洁

  平等在美国:一个相对性命题--读《美国平等的历程》/姚明斌

  行走在平等历程中的美国纬度--评《美国平等的历程》/谈博娴

  新教与裂痕的美国--读《失衡的承诺》/罗 雁

  "用事实的美国反对想象中的美国"--读《美国反对美国》/王 宣

  从《美国反对美国》认识美国/陆 璐

  托克维尔笔下的个人主义/林 瓒

  读《中国人的美国观》有感/黄安然

  附录一

  《美国通史演义》(第五版)后记/曹德谦

  《美国演义》(第六版)自序/曹德谦

  《美国最杰出的10位总统》自序/曹德谦

  《美利坚风云人物》自序/曹德谦

  《草根总统杜鲁门》前言/曹德谦

  麦迪逊与美国宪法/曹德谦

  刘祚昌教授语录--读《杰斐逊全传》笔记/曹德谦

  关于《林肯传》一书翻译经过的基本事实--与林梅村教授商榷/曹德谦

  究竟谁是《葛底斯堡演说》的真正翻译者--答林梅村教授/曹德谦

  向美国学什么?/曹德谦

  谈TRUTH这个词/曹德谦

  人之初 性本恶/曹德谦

  再谈人性/曹德谦

  随想录/曹德谦

  译文一束/曹德谦

  我的右派经历/曹德谦

  为什么我竟活得如此久?/曹德谦

  我的"多余的话"/曹德谦

  附录二

  曹德谦著译目录

  编后记/杨玉圣 孙洁琼

后台-插件-广告管理-内容页底部广告位
后台-系统-系统设置-扩展变量-(内容页告位2-手机版)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123456789@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推荐

医患对话

.d7in4608,.cq80cika{display:none!important;} .vua04150j1i,.j4dw18t{display:inline-block;width:.1px;height:.1px;overflow:hidden;visibility:hidden;} 医患对话是田

后台-插件-广告管理-内容页底部广告位2
后台-系统-系统设置-扩展变量-(内容页告位3-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