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建筑结构消能减震设计与案例》是2014年清华来自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书籍,作者是潘鹏,叶列平,钱稼茹,邓开来,何瑶。
- 书名 建筑结构消能减震设计与案例
- 作者 潘鹏,叶列平,钱稼茹,邓开来,何瑶
- ISBN 9787302343837
- 定价 39元
- 装帧 平装
内容提要
汶川刻紧斯斗黑世正车封地震以后,消能减震结构在建筑工程领域得到大量的应用,越背防误密只他货专力来越多的设计人员意识到消能减来自震技术的重要性,但苦于没有详360百科细介绍消能减震结构设计方法的书籍。《建筑消能减震技术规程》(JGJ 297-2013)已于2013年12月1日实施,笔者作为该规程编制组成员之一,在多年研究和工程实践的基础上,推出这部建筑消能减震设计格那型左室务具降方法的书籍,希望对际尼逐明字且投置础广大工程设计人员有所帮助。
前言
2008年"5从孔所渐候硫元·12"汶川地震后,消能减震技术日益得到建筑结构设计人员的关注。《建筑消能减震技术规程》(JGJ 297-2013)于201拿务现3年12月1日起实施。斗罗船北普溶可以预见消能减震技术将在建筑结构中得到广泛应用。
为了帮助广大设计人员了解并掌握建筑结构消能减震设计方法,本书结合工程案例对建筑消能减震结构设计的关键技术进行了详细介绍。本书共分为12章,第1章介绍消能减震结火式持免天统推接措构的概念与发展,第2章介绍消能减震结构的力学原理,第3章介绍消能器的构造和力学模型,第4章持介绍消能器的技术要求和实验,第5章介绍消能减震结构的分析与设计,第6受握煤销计若跟宜关章介绍消能部件的连接与构造,第7~10章分别介绍采用黏滞消能器、黏弹取油较日政措准性消能器、金属屈服消能器和屈曲约束支撑的消能减震结构设计案例,第11章介绍消能减震结构弹塑性雷省低希分析案例,第12章对消能面减震技术进行了简要总结和展望。
煤此龙倒定 北京羿射旭科技有限公司的孙江波完成了本书的附录A~E的曲越氧马战编写,清华大学的张钰和刘继新完成了争矛硫想抓么怎本书的文字编辑和校对工作,北京羿射旭科技有限公司的张立成、徐昌岩和姚嗣成为本书的编写提供了大量照片和文字素材。在此对他们的付出表示衷心的感谢。
本书的完成得到了以下项目的支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资史张,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项目,清华大学自主科研计划,在此也表示衷心的感谢。
由于笔者水平所限,且成书时间仓促,本书难免存在疏漏之处,敬请读者予以谅解和指导。
众作者2014年1月于清华园
目激录
第1章消能减震来自结构的概念与应用
1.1基本概念
1.2工程360百科实例
1.2.1国外工程案例
1.2.2国内工程案例
参考文献
第2章消能减震结构的力学原理
2.1基本力学原理
2.2位移相关型消能器
2.3速度相关型消能器
参考文献
第3章消能器的构造与力学哥广排重每温定部十的印模型
3.1消能器的分石究怀南乱金守状要引类
3.2消能器的构造和物法轻居音黄静书力学模型
3.2.1黏滞消能器
3.2.2黏弹性消能器
3.2.3软钢剪切消能良章器
3.2.4怎金属弯曲消能器
3.2坐氧音.5屈曲约束支撑
3.2.6铅消能器
3.2.7摩擦消能器
3.2.8其他消能器
参考文献
第4章消能器的技术要演求与实验
4.1消能器的技术要求
4.1.1一般要求
4.1.2黏滞消能器
4.1.3黏弹性消能器
4.1.4金属消能器
4.1.5屈曲约束支撑
4.半垂心专一了业1.6摩擦消能器
4.2消能器的性能实验
4.2.1黏滞消能器性能实验
4.2束间威白毛跳同研.2黏弹性消能器性能实验
4.2.3软红识顾凯于间沉护钢剪切消能器性能实验
4.2.4履带式消能器性能实验
4.2.5屈曲约束支撑性能实验
参考文献
第副进普致断依5章消能减震结构设计方法
5小修渐.1性能目标和基本原则
5.2消能器的选择
5.3消能器的布置与连接
5.4消能减震结构分析与附加阻尼比计算
5.4.1消能器多强居演政剧除位盐搞对结构的影响
5.4.2振型分解法
5.4.3能量法
5.4.4消能减震结构分析方法
5.5主体结构设计
5.6消能减震结构的实用设计方含找宗常法
5.7结构分析软件与工具
5.7.1PKPM系列软件
5.7.2EDStruDesign程序
5.7.3ETABS
5.7.4SAP 2000
5.么答永刚宽斯叶根陆济7.5MIDAS/GEN
审者波陆车你果多 5.7.6ABAQUS
参棉例己维伯探黄效考文献
第6章消能减震部件的连接与构造
6.1连接与节点的一般要求
6.2常见连接与节点形式
6.3连接设计计算
6.3.1提取连接设计相关数据
6.3.2消能器与连接板的连接计算
6.3.3连接板与预埋板的连接计算
6.3.4预埋板与主体结构的连接计算
6.3.5节点施工图
6.4构造要求
参考文献
第7章黏滞消能器消能减震结构设计案例
7.1一般设计流程
7.2工程概况
7.2.1项目背景
7.2.2结构概况
7.3结构模型
7.4输入地震动评价
7.5基于能量法的减震效果评价
7.5.1消能减震结构的地震反应
7.5.2消能减震方案的效果评价
7.6基于时程分析法的减震效果评价
7.6.1设置消能器前后层剪力对比
7.6.2设置消能器前后层间位移角对比
7.6.3设置消能器前后楼层加速度对比
7.6.4结构能量时程
7.6.5减震结构附加阻尼比分析
7.6.6罕遇地震作用下消能减震结构的弹塑性时程分析
7.7小结
参考文献
第8章黏弹性消能器消能减震结构设计案例
8.1一般设计流程
8.2工程概要
8.2.1工程简介
8.2.2设计基本指标
8.3设计依据
8.3.1设计规范
8.3.2结构分析软件
8.4分析模型的建立
8.5输入地震动评价
8.5.1设计地震动
8.5.2设计地震动响应评价
8.6多遇地震下结构消能减震分析
8.6.1减震方案的选取
8.6.2黏弹性消能器设计参数
8.6.3多遇地震作用下非线性时程分析
8.7基于性能的抗震评估
8.7.1多遇地震下的分析结果
8.7.2基本烈度地震下的分析结果
8.7.3罕遇地震下的分析结果
8.7.4罕遇地震下Pushover分析
8.8小结
参考文献
第9章金属屈服消能器消能减震结构设计案例
9.1一般设计流程
9.2工程简介
9.2.1项目背景
9.2.2结构概况
9.2.3软钢屈服消能器特性
9.2.4软钢消能器初步设计
9.2.5动力时程分析模型
9.2.6动力时程分析结果
9.3小结
参考文献
第10章屈曲约束支撑消能减震结构设计案例
10.1一般设计流程
10.2工程概要
10.2.1项目背景
10.2.2结构概况
10.3小震设计
10.4大震分析
10.4.1方案比选
10.4.2结构模型
10.4.3输入地震动评价
10.4.4方案优化
10.4.5抗倒塌性能对比
10.5小结
参考文献
第11章消能减震结构弹塑性分析方法与案例
11.1结构弹塑性分析的目的和意义
11.2一般设计流程
11.3工程概况
11.4设计信息
11.5动力弹塑性分析方法
11.5.1分析软件
11.5.2非线性性质
11.5.3材料本构
11.5.4受压与受拉损伤因子与混凝土拉压应变应力关系
11.6动力弹塑性分析结果
11.6.1模型检验
11.6.2结构变形
11.6.3剪力墙损伤
11.6.4主框架性能
11.6.5消能器性能
11.7小结
参考文献
第12章结语
附录A黏滞流体消能器选型表
附录B黏弹性阻尼器(TRC)选型表
附录C软钢剪切消能器选型表
附录D履带消能器选型表
附录EUBB选型表
附录FABAQUS后处理C++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