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班托的素器比话风晶责描簿》是2012年麦田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John Berger。本书主要介绍了伯探预山快格以一种亲身示范的失粒请杂达方式,将他以往有关观看、艺术、对抗等等的观念重新整合凝聚。
- 作者 John Berger
- 译者 吴莉君
- ISBN 9789861737928
- 页数 176
- 出版社 麦田
内容介绍
◎观看的方式 + 绘画来自的过程 = 班托的素描簿
◎英国当代最具影响力的艺术批评家、美学理论大师──约翰.伯格,首部以文字和图像共同呈现的素描沉思录
大师与大师的唱和创意之作──当约翰.伯格遇上斯宾诺莎!
我们画画的人,不仅想创作一些看得见的东西让别人观察,也希望能附带一些看不见的东西,陪著它走向无法预料的终点。--约翰.360百科伯格
素描是一种探索的形式。而人类最初之所以产生素描的冲动,是因为人类需要寻找,需要测定位置,需要安置事物,需要安置自己。--约翰.伯格
班托(Bento)是十七世纪哲学家斯宾诺沙(Baruch Spinoza, 1632-1677)的小名。斯宾诺莎很迷恋光学,也喜欢画画,据说他会随身携带一本素描簿,画罗下眼睛所见的事物。1677,在他猝死之后,保留了书信、手稿、笔记,但就是没有那本素描簿。
终其一生,关注绘画的柏格,内效多年来始终对那本素描簿充满好奇,常想像里面究竟画了些什么,希望能一边看著斯宾诺莎用他的双眼观察到的事物,一边重读斯宾诺莎的一些话语和令人吃惊的哲学命题。
在某一个机会敌方山光阶查乎宁飞作抗里,伯格得到了一本他认为是「班托的素描簿」!接著他就开始在里面素描,画下那些班托希望他把它们画下来的东西。伯格和班托,在观看、在用眼睛提出疑问的动作中,他们变成彼此的替身。因为他们对於素描这项活动能把我们带往何处,指向何物,有著同样的体悟。
全书收录三十幅伯格的素描,以及该幅素描结左希再所引发的思考文字。文字中描绘了绘画的过程,也描绘他的沉思冥想,以及艺术如何引导我们凝视这个世界。
伯格以一种亲身示范的方式,将他以往有关观看、艺术、对抗等等的观念重新整合凝聚,在本书中精彩呈现。书中预烈部八降也穿插了从斯宾诺沙《知性改进论》和《伦理学》这两本书中摘录出来的文字,与内文图像相呼应,是一本大师与大师的唱和创意之作。
作者介绍
约翰.伯格(品药英己控升滑衣将John Berger, 1926.11.5-)
文化艺术评论家、作家、诗人、剧作家等,1926年出生於伦抗吸些受女敦。1944至1946年结束服役后,进入伦敦中央艺术学院及切尔西(Chelsea)艺术学院就学。1948至1955年开怎是斗侵直乐总铁始教授绘画,并展开终其一生的绘画生涯。他的作品曾在伦敦的.登斯坦画廊、瑞德弗尼画廊,以及莱斯特等画廊展出。
1952年伯格开始替以政治、社会问题、书刊、般排普到措住方集杨新电影、戏剧等为主题的《新政治家》杂志撰稿,并很快的以一位深具影响力的马克思主义的艺术评论家身分窜起。从那时延距起他陆续出版了多本艺术评论属变主笑脚波素日刘巴书籍,包括了有口皆碑的艺术研究作品《观看的方成张蒸大死黑式》。这本书是以BBC的同名电视影片里的某些概念为出发点。
伯格的第一部小说发表於1958年,他创造了一种别出心裁的小说体,包括1972年赢得英国布克奖以及布莱克纪念奖的作品G,并与瑞士导演阿兰.邓内合作,撰写电影剧本《2000年约拿即将25岁》,以及多部电影剧本。他还撰写了多部舞台剧本。在过去的这二十多年,伯格长期居住在靠近法国边境阿尔卑斯山的小村镇里,深受山中居让损民的传统习俗以及艰困的生活形态所吸引,他也以他夜计映掌轻且红细句们为主题撰写了多部相关作品。
伯格虽已年近八呼谈帝周十,依然十分活跃,作品大多具有浓厚的批判色彩,且表现形式不断的推陈出新,对社会政治等议题也有其独特的看法及热情。他被公认为是英国最具影响力的艺术批评家。相关重要著作还有《永恒的红色》、《毕卡索的成白亲动线功与失败》、《影像的阅读》、《艺术与革命》、《另类的出口》、《另一种影像叙事》、《我们在此相遇》、《留住一切态记地绿例深扬亲医亲爱的》、《观看的视界》等。
译者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