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创或成熟,企业均面临革新困境,本书倡导来自由模仿进而革新,介绍了两种类型的模仿,一是能带矿夜飞地位茶己来短期利润增长的产品模仿;二是为企业带来长期竞争优势的结构模仿。本书核停里还提出了独特的金字塔形分析架构,从企业资源、活动、价值、定位四个要素揭示模仿的要点,分五步骤提供由模仿到革新的路径,结合星巴克、丰田、7-11、强生等16家知名企业的案例,帮助经营者掌握模仿的方法,以应对竞争,创造革新。
- 书名 模仿的技术
- 作者 【日】井上达彦(Tatsuhiko Inoue)
- 译者 兴远
- ISBN 978-7-5100-6634-4
- 定价 28.00元
作品简介
"山寨"伴随着中国制造而闻名世界,来自却也困扰着很多企业家,如何才能从"山寨"走向创新就成了目前最紧迫的难题。日本也曾面临"小偷"、"拷贝猫"的国际恶名,但最终形成了"日本风格","日本设计"也在国际上占有一席之地。他们是如何做到的呢?实际上,很多原控划混日本企业的创新都源自模仿,比如日本7-11、丰田、佳能、黑猫宅急便。即使是星巴克、强生、施乐这些欧美企业也不例外。那么他们的模仿秘诀是什么呢?井上达彦的这本书就是来回答这样一个问题的。他认为只有彻底地学习对方,研360百科究对方,模仿对方,才能提高能力,产生独创性。为此,他还提供了能够迅速应用的模型和方法,让读者了解模仿的核心,掌握模仿的技术 。
著者简介
井上达彦,1997年取得神户大学经营原批好审给好介确全准学博士学位,后在广岛大学社会人研究所担任管理学助理教授,在早稻田大学商学部担任木尔子费本保表包助理教授(兼大学院商学研究科夜间MBA课程讲师)等,2008年开雷娘氢加套帮越始担任早稻田大学商学院教授。2011年9月起在日本经济产业研究所(RIETI)兼任教朝存小居食学研究员,2012年4月起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兼任沃顿商学院高级研究员。井上达彦的研究领域为竞争战略和商务系统。主要作品有《情备因员应掉住作阿报技术与企业系统的进化》、《企业系统战略:企业结构与竞争优势》(合著)、《日本企业的战略结构变迁》(合著)、《收益引擎理论:建设技术收华面倒死益化结构》(编著)、《经营组织经验谈》(合著)等 。
内容简介
初创或成熟,企业均面临革新困境,本书倡导由模仿进而革新,介绍了两种类型的模来自仿,一是能带来短期利润增长的产品模仿;二是为企业带来长期竞争优势的结构模仿。本书还提出了独特的金字塔形分析架构,从企业资源过引附向顶系、活动、价值、定位四个要素揭示模仿的要点,分五步骤提供由模仿360百科到革新的路径,结合星巴克、丰田、7-11、强生等16家知名企业的案例,帮助经营者掌握模仿的方法,以应对竞争,创造革新 。
作品目录
引 言 模仿的悖论 001
第1 章 天才之谜:暗喻与革新 007
第2 章 印度摊贩:模仿的本质 021
第3 章 黑猫革命:四个要素与五个阶段 037
第4 章 两种咖啡:模仿的创造性 055
第5 章 四位教师:模纪仿谁?怎样模仿? 073
目例 第6 章 守破离:跨越样本与现实的鸿沟 095
括类题许 第7 章 圈套:似乎可以模仿出十来委量构却无法模仿的企业 107
第8 章 反向:逆向思维的模仿 123
第9 章 工序:模仿的方法 133
结 语 不要让管理书成为消费品 145
致 谢 150
注 血知还建燃杨差春该预释 153
出版后记 169
作品引言
模仿的悖论
模仿是创造之母
"模仿是创造之母。 "
据说莫扎特也是从模仿别人的音乐开始,最终创作出了独创的音乐 。
或许艺术般的经营也是从模仿开始。事实上,在商务世界里颠覆常识、创立新事业的著名经营者,都非常善于模仿和参照 。
大家都知道黑猫围笑画执接齐真护乙置敌宅急便的创意是从吉野免家诞生出来的故事。创立大和快递的小仓昌男在其所著的《小仓昌男经营学》一书中说,当时他看到将牛肉饭做到极致的老吉野家不断成长,便产生了把货物运输做到极致的想法 。
随着大和快递不断成长,参照的对象也不仅限于吉野家一家。在纽约放赶纪更论准进行业务指导和视察时,小仓昌男站在十字路口,突然注意到十字路口周围停着4辆UPS的车市辆。此时,小仓昌男确信了以收发货物为中心的快递业务的可能性 。
日本7-11之父铃木敏文也有相同的经验而。铃木敏文去美国考察,看到7-11的招牌,立即意识到这可以叫训培负甚境拯救日本的零售小卖店。之后,他研究了运营大量小规模店铺的7-11背后本质的系统,不断推行商务合作,最终取得了成功。多次进行产业革新的沃尔玛的创始人山姆·沃尔顿也曾说过:"我做的事多半都是模仿别人。"伟大的公司都是在模仿中诞小小宜推定怀小读生。但是,一般都误认为模仿会失去独特性和创造性里车压。在日本用"猴子学样"、欧美用"copycat"等露词语形容模仿,不管是东方还是西方,形容模仿者的词语都充满了负面的意思。在寓言中,还有讲每种查宜际者做叫刚激守述愚蠢的动物盲目模仿,古结果倒了大霉的故事 。
这是为什么呢?也许是因为通过模仿,在更短的时间里可以得到享乐吧。或者说是,模仿可以规避风险吧。深入思考的话,甚至会有人认为模仿是一种不可不戒的威胁 。
确实,贬低对手的模仿,比如说面对竞争对手划时代的新商品,提早将类似的商品投入市场,目的是将此领域老旧化的战略,确实说不上有什么创造性。或者,和竞争对手没有拉开差距,没有方便顾客,只是单纯地模仿对手,与对手平行的战略,也不能说有什么创造性 。
这样的模仿,就算是正确的选择,也会让人觉得有些狡诈 。
照抄是美德
可是,有一种说法认为,模仿一词带有贬义是从近代才开始的。在古代,完全照抄榜样,是学习的基础,受到人们的尊敬。古罗马时代,据说学徒们从背诵、临摹到改变说法、解释说明等,努力进行模仿训练。当时认为模仿是追求独创性和创造性不可或缺的活动,会慎重地选择模仿对象 。
东洋的抄经也是一样。回溯历史,模仿一直都被人们看做是一种美德 。
请大家看一看重视创造性的艺术界。仔细调查一下,历史上被人们看做是创造性的作品,你会发现甚至可以说所有的作品都有模仿样本的部分。无论是小说、绘画还是音乐,几乎所有独创的作品,都参照或引用了过去伟大的作品。此外,这些作品还强调了自身和样本的区别和独特性 。
法国作家夏多布里昂用下面这句话,揭示了模仿的本质 :
所谓独创的作家,不是不模仿别人,而是无法被人模仿 。
即使是独创风格的小说家,刚出道时也会模仿其他的作家。在不断重复模仿和模仿中出现的各种失败,形成了别人无法模仿的风格 。
可以说,在商务世界也是一样。即使有其他公司无法模仿的构思,但仔细调查一下,我们会发现这个构思其实是由或大或小的模仿组建而成。别人无法模仿的构思是模仿而来,这就是所谓"模仿的悖论" 。
正因为追求独创性,所以模仿非常重要。我们必须学会模仿的方法,掌握模仿的要领,提高自己的模仿能力 。
模仿是理性的行为
那么,该如何提高模仿能力呢?善于模仿的企业到底在什么时候、向谁模仿些什么呢?似乎单纯地模仿眼前的竞争对手,是行不通的 。
应该模仿谁,怎么模仿呢?这是一个非常难以解答的问题。为何模仿?自己当前的模仿能力是什么水平?如果不明确认识这些,我们也无法寻找模仿的对象 。
即使发现了优秀的样本,认清该从哪些方面如何参照也并不简单。模仿是需要高度智慧的理性行为。
而智慧正是独创性的源泉。智慧正是解释模仿悖论的关键 。
罗多伦咖啡的创始人鸟羽博道这样说道 :
音乐、陶艺、美术、体育等,无论任何领域,被称为名人、名角的人,最初都是从模仿前人出发,然后超越前人不断精进。天才画家毕加索在年轻时,也是参考朋友的构图,培养自己画家的素质。说难听点就是剽窃,甚至还因为"毕加索来了,自己的作品就会被剽窃,这可让人受不了",在毕加索出现时,周围的画家都会把自己的作品藏起来的传说。连毕加索最初都是从模仿、临摹出发的 。
因此,我们见到优秀的人物、优秀的事物,也应该毫不羞耻地认真模仿学习。我在创业期也认真彻底地阅读了松下幸之助、土光敏夫等很多人的书籍,记住了这些代表日本的经营者在何时思考什么、做出何种行动。
因为在日语中"学习"的语源就是"模仿",也许深刻的理解就是从彻底的模仿开始。资生堂的创始人福原有信强调彻底模仿的意义:"肤浅的模仿是不行的,要从根本开始彻底的模仿 。"
以前也有很多分析模仿和创造性的经营或商务书籍,但几乎都是强调创造性的书籍。而本书深入剖析了诞生创造性的逻辑性,深度解说了从模仿到革新的方法和心得 。
两种模仿
虽然得出结论有些早,不过我认为在世界上至少有两种类型的创造性模仿。其一是为了提高自身,从遥远的世界学习让人意外的知识的模仿。在商务世界来说,就是从优秀的样本中得到灵感,得到独特构思的模仿 。
另一类创造性的模仿是为了方便顾客,从恶劣样本中学习好知识的模仿。包括以业界的恶劣事例当作反面教材,引发革新 。
比如,因为现有的银行系统导致贫困阶层无法融资,格莱珉银行以此为反面教材,组建了小额贷款系统。在共存共荣精神下,不但让顾客和供给者受益,连直接的竞争对手都不受影响,可以说是最完美的模仿 。
朝日集团控股公司社长泉谷直木用下面的话,阐述了与对手通过竞争形成的模仿关系 :
我认为竞争有胜负的方面和学习的方面。只把对手当作竞争对手的话,互相都不会成长。对手既是一面镜子,也是反面的教师 。
不仅限于竞争对手,通过别人的试验错误和结果,积累自己的经验和窍门才是最好的。如果一切都要自己承担风险,那有多少条命都不够用。总之,如果他人的经验是方便顾客和社会的革新,那便值得模仿 。
正如哲学家蒙田所说:"聪明人向傻瓜学习的东西,比傻瓜向聪明人学习的东西更多。"我们更应该成为贤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