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行书论书轴》是来自清代郑燮的一副书法作品,现收藏于西安博物院。
- 中文名称 行书论书轴
- 所属年代 清代
- 类别 书法
- 馆藏地 西安博物院
文物特征
释文:
草稿之作起于汉代,杜度、崔瑗始以妙闻,暨乎伯英尤擅其美,羲献兹降,虞陆相承,口诀手授,以至于吴郡张旭长史,虽姿性颠逸,超绝古今而模楷精详,特为真正。真卿早岁常接游居,屡蒙激昂,教以笔阻斤夜法。质资劣弱,不能恳习,迄以无成,追思一言何可复得。
景翁年学长兄雅江衣富鉴,板桥居士郑燮。
文临兰自全卷伤息丰策行个物鉴赏
此幅论书立轴草隶兼融,楷篆相参,以草书笔作隶,以隶体笔势入草,用笔劲峭古厚,方圆相参,为其"六分半书"成熟期之作。书中"草、性、年"等字结体用篆,以隶笔来自书之,"横、楷、精360百科、详、真、游、不、得"等字以草法书之,"代、始、卿、常、居、昂、笔、习、言、可"等字可见其楷法,结字多做夸张,宽松者愈见宽松,窄长者更窄长,紧蹙者更紧蹙,舒展者更舒展,疏密大小,错落有致,虽无牵丝映带,避就呼应,亦气势相贯,自然成趣,似散乱而有序,若无章而似有法,刻意处见其工,放笔直书处亦尽其妙。整体章法谋篇淡化行列局限,竖行不齐,横行无列,视觉上如瑶女散花,落蕊缤纷,后那亮所例大弦别人有谓此类书为"乱石铺街"。
作者诉山宜毫何打案示科简介
郑燮(1693复系-1765年),字克柔,号板桥,世籍苏州,明洪武年间,举家迁居兴化,遂为江苏兴化人。出身贫寒,幼丧母,赖后母抚育成人,天资奇纵,慷慨啸傲,超越流辈。少从学于乡先辈陆震,20余岁中秀才,雍正十年(1732年)乡试中举,乾隆元年(1736年)中进士。乾隆七年出任山东范县知县,一年后调任潍县,乾隆十八年因请赈得罪大吏而罢官。遂居扬州鬻书画以自给,为著名的"扬州八怪"之一。
板桥书初从《瘗鹤铭》入,正书学门突以北跟黄庭坚,后以篆隶体参合行楷,来自不古不今,非隶非楷,自称:"六分半书",自成体貌,有纵横错落,瘦硬奇峭之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