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苜蓿,多年生草本植物,似三叶草,耐干旱,耐冷热,产量高而质优,又能改良土壤,因而为人所知。俗称金花菜,苜蓿种类繁多,多是野生的草本植物。中国产的苜蓿主要有三种。
- 中文名称 苜蓿
- 别称 金花菜
- 界 植物界
- 门 被子植物门
- 纲 双子叶植物纲
形态特征
苜蓿,多年生草本植物,似三叶草,耐干旱,耐冷热,产量高而质优,又能改良土壤,因而为人所知。广泛栽培,主要用制干草、青贮饲料或用作牧草。本属约70余问种。中国有13种,本属多系重要的饲料植物,世界各地广泛引种栽培。

来自 草本植物苜蓿
植株高30~90公分(1~3尺),主根长,分枝多,从部分埋于土壤表层的根颈处生出。植株生长时许多茎从根颈芽生出,通常直立,茎上有多数具三小叶的复叶,近无毛。小叶倒卵形或倒披针形,长1-2厘米,宽继地约0.5厘米,顶端圆,中肋稍凸出,上半部叶有锯齿,基部狭楔形;托叶狭披针形,全缘。总状花序腋生,紫色。荚果螺旋形,无刺,顶端有尖曝咀,含2~8枚乃360百科至更多的种子。花果期5-6月。花小。
生长环境
在阳光充足,热量中等,气候干燥,帮极富础举百宜突搞有传粉昆虫的地区生长繁盛。
分布范围
分布地中海区域、西南亚、中亚和非洲。
主要价值
营养价值很高,具有清脾胃、利大小肠、下膀胱结石的功效。苜蓿含有最丰富的维他命K,成分之高,驾乎一切蔬菜之上。其他如维他命C、B也相当丰富。

a.医疗苜蓿防出血:一切出血症候,如鼻血、龈血、吐血、咯血、便血、子宫出血、肛门出血。新药每用维他命K,认来自为是有凝结血管功能的疗法。其实维他命K在食品中,含量最丰富的,就是"苜蓿"。 由苜蓿来作为预防出血症候,实验的结果认为收效很鱼停书员北可扬高,对各种小出血,和肺胃及十二指肠出血360百科,都能获得预防的效果。
b.食用苜蓿的嫩叶情连境何说菜杆段该:是我们理想的蔬菜,因为极富营养,在绿叶蔬菜中,它的维他命K的含量最高,特别是维他命A含量和足统般混其反胡萝卜相差极微,维他命C超过白萝卜二三倍以上,这些营养成分都超过菠菜。 苜蓿的吃法,当然以木附社王设受当队化新鲜为最佳,而且味亦隽美,因为新鲜的苜蓿,四季皆有,即使在寒冷季重节,亦有出产,不过由於气候和土地的关系,有时产品极嫩,有时极老,患者不妨常用此佐膳,可以防止出血。用盐渍制的"腌金花菜",功效相等。
苜蓿品种
中国的苜蓿逐医参验体征罗空目品种主要有三种:1、紫花苜蓿紫花苜蓿原产伊朗,是当今世界分布最广的栽培牧草,在中国已有两千多年的栽培历史,主要产区在西北、华北、东北、江淮流域,据不完全统计好望,目前全世界紫花苜蓿种植面积约123万公顷。紫花苜蓿抗逆性强,适应范围广,能生长在多种类型的气候、土壤环境下。性喜干燥、温暖、多晴天、少排数导全就果虽雨天的气候和高燥、疏松、排水良好,富含钙质的土壤。最适气温25~30℃;年降雨为400~800毫米比鲜图流笔话日挥煤差的地方生长良好,风态超过1000毫米则生长不良。年降雨量在400毫米指钢席训鱼息场次富以内,需有灌溉条件才生长旺另电盛。夏季多雨湿热天气最为不利。紫花苜蓿蒸腾系数高,生长需水量多。每构成1克干物质约需水800克,但又最忌积水,若连续淹水1~2天即大量死亡。苜蓿的寿命一般5-10年,在年降雨量25顶沿使器味我尼乱夜0-800毫米、无霜期100天以医称上的地区均可种植。喜中性土壤。专只想创PH值6-7.5为宜,6.7-预秋础水举7.0最好。成株高达1-1.座食5米。 紫花苜蓿是多年生豆科牧草,也是全国乃至世界上种植最多的牧草品种。由于其适应性广、产量高、品质好等优点,素有"牧草之王"、之美称。紫花苜蓿茎叶柔嫩鲜美,不论青饲、青贮、调制青干草、加工草粉、用于配合饲料或混合饲料,各类畜禽都最喜食,也是养猪及养禽业首选青饲料。
2、黄花苜蓿营养价值高,适口性好,抗寒性极强,抗干旱、耐盐碱,在解决我国面临的蛋白质饲料缺乏、土壤肥力下降问题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在中国东北及内蒙古东部地区,5月中旬萌发,7月初至中旬现蕾,7月至8月中旬开花,8月至9月中旬果实渐熟。黄花苜蓿为多年生轴根牧草。一般多呈开展的株丛,但也有直立的。主根发达。据观察,在干燥疏松的土壤上,主根可伸入土中2~3米;在盐碱土上,虽可生长,但根系入土不深,发育不良。分枝能力极强,每一株丛常可自根颈处萌生枝条20~50个。再生能力尚强,但远不及紫苜蓿,每年可刈割1~2次。黄花苜蓿喜稍湿润而肥沃的沙壤土。耐寒、耐风沙与干旱,其耐寒性比紫花苜蓿为强,在一般紫花苜蓿不能越冬的地方,本种皆可越冬生长。属于耐寒的旱中生植物。适应于年积温1700~2000℃及降水量350~450毫米的气候条件范围内。多见于平原、河滩、沟谷、丘陵间低地等低湿生境的草甸中,稀进入森林边缘。 黄花苜蓿为优良饲用植物。青鲜状态各种家畜,如羊、牛、马最喜食。牧民谓其对产乳畜有增加产乳量;对幼畜有促进发育的功效,还认为是一种具有催肥作用的牧草。种子成熟后的植株,家畜仍喜食。冬季虽叶多脱落,但残株保存尚好,适口性并未见显著降低。制成干草时,也为家畜所喜食。利用时间较长,产量也较高,野生的亩产鲜草可达150~250千克,栽种可达600千克。黄花苜蓿具有优良的营养价值,含有较高的粗蛋白质,但在结实之后,粗蛋白质含量下降较明显。黄花苜蓿用作放牧或割草均可,但其茎多为斜升或平卧,对刈割调制干草很不方便,可选择直立型的进行驯化栽培。世界各先进国家早已引入栽培并选育出许多品种或杂交种。
3、野苜蓿异名俗名草头,又名金花菜,镰荚苜蓿,豆豆苗,连花生,为豆科植物黄花苜蓿的全草,多年生草本,高30~70cm,茎直立或匍匐,稍有毛,多分枝。三出复叶,小叶长圆状倒卵形,或倒披针形,长1~2厘米,宽2~4毫米,先端钝圆,基部楔形,边缘上部有齿;托叶大,尖而长。生于草原或丘陵间低地以及沟边。分布于新疆、陕西、甘肃、内蒙古、山西、河北等地。野苜蓿有宽中下气,健脾补虚,利尿的功效。还可以治胸腹胀满,消化不良,浮肿。中国长江下游有野生和栽植作为食用的。

市场分析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畜牧业的发展,作为"牧草之王"的苜蓿,已经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紫花苜蓿生产正在逐渐成为中国北方省(区)农村经济中的新型支柱产业。苜蓿营养价值高。紫花苜蓿是一种优良的豆科牧草,其营养价值相当于豆类作物。苜蓿市场潜力大。
国外发达国家都把苜蓿列为配合饲料的原料,国际市场上苜蓿的交易量很大。在中国,苜蓿产业的发展刚刚起步,无论从节约粮食,还是从提高配合饲料营养成份、降低生产成本考虑,生产优质紫花苜蓿均是未来饲料工业的一个重要发展趋势。据分析,现阶段中国紫花苜蓿的产量仅占未来需求总量的5%,如此巨大的市场容量存在着无限商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