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州学院生物与食品工程学院

时间:2023-01-26 作者:admin
后台-系统-系统设置-扩展变量-(内容页告位1-手机版)

宿州学院生物振区重单因促物与食品工程学院是宿州学院2014年新设立的学院,由原宿州学院生物与化学工程学院拆分而来,是学校最年轻的学院之一。学院现有生物技术、生物科学、食品质量与安全、食品科学与工等四个本科专业。学来自院师资力量雄厚,教学条件先进,办学实力较强。

  • 中文名称 宿州学院生物与食品工程学院
  • 创办时间 2014年
  • 类别 二级学院
  • 所属地区 安徽宿州

历史沿革

  2005年新增生物技术专业。

  2006年获批生物科学本科专业。

  2010年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获批招生。

  2012年新增距副次必商让脸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

  2014年宿州学院生物与化学工程学院拆分为镇规绍群宿州学院生物与食品工程学院和宿州学院化学化工学院。

师资力量

  生物与食品工程学院设有生物技术、生来自物科学、食品质量与安全、食品科学与工程四个教研室。现有教师33人,其中教授5人、副教授9人、高级实验师1人,博士9人,在读博士2人;省级名师工作室1个、省教学名师4人、360百科省级教坛新秀1人;3人获校青年教师教学比赛一等奖,每年聘请兼职教授2人,从企业聘请兼职教师10余人。

教学设施

 来自 生物与食品工程学院拥西油径组车再常厚争有各类基础实验室和研究室25个,实验室总面积约6000平方米,拥有高效液相色谱灯损前帝易仪、流式细胞仪、倒随么穿孩括用置荧光显微镜及图司某度像分析系统、扫描径判装吸书酶标仪、荧光定量PCR仪、荧光化学发光成像系统、凝胶成像系统、超临界萃取仪、质构仪、微波便移增保输安克判鸡消解仪等大型仪器设备,设备总值近1400万元,能够开设本专科教学大纲规定神紧左呀农富经罪的所有实验。建设有分子生360百科物学、仪器分析、环境农残检测、生化分离、组织列神功帮坚培养、仿真实验室、动物细胞培养室等应用型实验室以及水处理、啤酒生产线和GMP生产线、食用菌栽培实训室、食品分析与检测实训室、食品加工工艺实训室、果蔬生产线实训室、种植养殖校内实习基地等校内实训基地。建设有分子生物学、仪器分析、环境农残检测、生化分离、组织培养、仿真实验室、动物细胞培养室等应用型实验室以及水处理、啤酒生产线和GMP生产线、食用菌栽培实训室、食品分析与检测实训室、食品加工工艺实训室、果蔬生产线实训室、种植养殖校内实习基地等校内实训基地。

专业成就

  生物与食品工程学院拥有省级教学团队(生物技术教学团队)1个,省级特色死研何供回专业(生物技术专业、生物科学专业)2个,省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地方本科院校生物技术专业产学研合作人才培养模沿效前效六酸散设药站式创新实验区)1个,省级示范实习实训中心(生物)1个,省级精品课程(遗传学精品课程)1门,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植物学)1门,省级卓越人才教育培养计划(生物科学专业卓越人才教育培养计划、生物技术专卓越人才教育培养计划)2个,省级教改示范专业(生物技术专业)1个,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生物技术专业综合改革试点)1个,省级专业改革与新专业建设项目(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1个,省级优秀教育怀委良附功鲜管理工作者1人。承担省级教反缺操后欢令形学研究重大项目、重点项目2项、一般项目5项;获省教学成果奖3项。

科研成果

  生物与食品工程学院教师教学水平高、科研能力强,近几年在省级以上刊物上公开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其中被SCI、EI检索50余篇;出版教材、学术专著6部;专利7项;主持国家自然科学约石基金1项,农业部优势农产品重大技术推广项目2项,博士后基金项目1项,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项,科技厅年度计余纪么半划项目1项,省教育厅自然科学研究重点项目12项、一般项目29项。获张领判础少少果省科技论文三等奖16项,记山话鲜3人分别获宿州市第二、三、五届青年科技奖,1人获宿州市科学技术三等奖,

收白失没苏慢秋专业设置

  1.生物技术(本科)

  艺答培养目标:培养具备较强的数理化基础,具有国际化视野,接受严格科学思维、专业理论和专业技能的训练,掌握生物科学与技术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并能运用所掌握的理论知识和技能在教学、科研、生物技术产业及其相关领域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开发、教学及管理等方面工作的应用型创新人才。

  主要课程:生物化学、微生物学、细胞生物学与细胞工程、分子生物学与基因工程、发酵工程、化工原理、生物工程设备、微生物与发酵工程实验、现代生物技术大实验等。

  专业特色:以社会需求、学生需求为目标、以现有教学资源为基础,围绕学校"地方性、应用型"的办学定位,以及皖北农业大区、资源大区的特点,走"产学研合作教育"的人才培养途径。通过渗透式、校企合作等方式,建立校内模拟生产性实习实训间,逐步构建和完善人才培养模式。课程设置上注重精选专业基础课程内容,整合梳理专业核心理论及应用能力,加强实践教学平台建设,突出专业方向实践能力培养,努力实现从传授知识,向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业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方向转变。力争做到本专业"市场有需求、自身有能力、品牌形象好、就业有出路、社会有影响"。学生在完成大纲规定的学习任务的同时,可以报考食品检验工、药物检验工、化学检验工、发酵工、营养师等职业证书,使毕业生具有较强的择业竞争能力和较宽的就业适应能力。

  毕业去向:可到生物制药、食品、现代农业等生物技术企业,以及学校、医院、环保及各级检验检测部门等企事业单位就业。

  2.生物科学(本科)

  培养目标:培养具备生物学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数理化基础、人文社会科学素质、国际化视野和科学思维能力,接受专业理论和专业技能训练,并能运用所掌握的理论知识和技能在生物学及相关领域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开发、教学及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主要课程:生物化学、微生物学、动物生理学、植物生理学、遗传学、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细胞与遗传学实验、现代生物工程、现代生物技术大实验等。

  专业特色:以培养"实基础、强能力、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目标,根据皖北农业大区、资源大区的特点,实施"产学研合作教育"人才培养模式,进一步明确培养制药、食品及农业生产等方面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专业定位。构建了以能力培养为主线,把专业教育与职业教育、创新创业教育有机结合的"平台+模块"课程体系,注重学生实验实训操作技能的训练,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要。学生在校期间不仅可以学到系统的专业理论知识和技能,而且可报考食品检验工、药物检验工、化学检验工等职业证书,使毕业生具有较强的择业竞争能力和较宽的就业适应能力。

  毕业去向:可到生物医药、食品、农、林、牧、渔、环保等行业的企事业单位、科研机构及大中专院校,从事生物科学领域有关的理论研究、技术开发与管理、科学研究与教学等工作。

  3.食品科学与工程(本科)

  培养目标:培养系统掌握食品科学与工程领域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和注重区域特色,能在食品生产、加工、流通及与食品科学与工程有关的教育、研究、进出口、卫生监督、安全管理等部门从事食品或相关产品的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工程设计、生产管理、品质控制、产品销售、检验检疫、教育教学等方面工作,具有宽广知识面、多领域适应能力的食品科学与工程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生物化学、微生物学(含实验)、食品工程原理(含实验)、食品原料学、食品机械与设备(含实验)、食品营养与卫生、食品工艺学、食品加工与工艺综合实践、食品工厂设计(含课程设计)等。

  专业特色:在传统食品专业知识结构的基础上,强调融入现代食品开发及加工理论与技术,并拓展相关领域知识的学习,构建以能力培养为主线,把专业教育与职业教育、创新创业教育有机结合的"平台+模块"课程体系,强化实践教学环节,注重创新能力和合作精神的培养,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在校期间学生除获得毕业证外,还可获得一门或一门以上国家劳动部门颁发的职业资格证书。从而使学生具有较强的择业竞争能力和就业适应能力。

  毕业去向:可到食品企业、政府管理部门、食品质量监督、海关、商检、卫生防疫、环境保护、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等单位或部门,从事食品生产加工、技术管理、品质控制、产品开发、工程设计、市场运营、检验分析、技术品控咨询、科学研究与教学等方面工作。

  4.食品质量与安全(本科)

  培养目标:培养系统掌握食品质量与安全领域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食品生产、加工和流通企业,食品检验机构、监督管理部门和科研院所等相关部门从事生产管理、质量控制、产品销售、分析检测、检验检疫、安全评价、监督管理、技术开发、教育教学、科学研究等方面工作,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的专业技术和管理人才。

  主要课程:生物化学、微生物学(含实验)、食品营养与卫生(含实验)、食品化学与分析、食品化学与分析实验、食品安全学、食品工艺学(含实验)、食品工程原理(含实验)、食品毒理学(含实验)、食品质量控制与管理等。

  专业特色:以主动适应人才市场需求和提高人才竞争力的需要为出发点,围绕地方社会经济发展需要,设置两个专业方向:食品质量管理方向和食品检测检疫方向。构建了以能力培养为主线,把专业教育与职业教育、创业教育有机结合的课程体系,突出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的实践性和工程性,使人才培养与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有机结合。培养学生具备化学、生物学、食品科学、食品质量管理及安全控制、国内外食品安全标准与法规等方面知识和基本实践技能,为质检机构、科研机构、食品企业、餐饮业提供具有综合素质高、适应能力强的厚基础、宽口径的复合型应用人才。

  毕业去向:可到食品企业、商检、卫生防疫、海关、卫生监督、疾病控制、医院、社区、餐饮业、科研院所及有关社会中介机构等单位或部门,从事食品质量管理与控制、认证、安全性检测、评价、预警、标准和法规制定及食品质量安全的教学、科研、管理等工作。

主要领导

  院长:高贵珍

  党总支副书记(主持工作) :赵亮

教学成果

  生物与食品工程学院锐意改革、规范管理,注重教风学风建设,形成了积极进取的院风;博学爱生的教风;求实创新的学风,并取得了优异成绩,2006至2012年校部门年度考核中连续七年获先进单位;就业工作也连续四年被评为就业工作标兵单位。近年来生物与食品工程学院学生工作也成绩喜人,连续七年获校田径运动会第一名,连续九年女排球比赛冠军;获批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24项;获全国大学生挑战杯科技设计三等奖、全省大学生挑战杯科技设计一、二、三等奖共5项。我院积极推行双证书制度,努力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与宿州市劳动局合作组织了化学检验工(高级)和食品检验工(高级)国家职业资格培训考试,95%以上的学生在毕业时可获得国家职业资格证书,提高了学生就业竞争力。

  生物与食品工程学院连续六年本科毕业生考研成绩优异,2015届本科毕业生118人,34人考取硕士研究生,其中16人被苏州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安徽大学等211高校录取,录取率达29.41%。2014届本科毕业生138人,40人考取硕士研究生,其中25人被厦门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国海洋大学等985、211高校录取,录取率达28.98%。2013届本科毕业生共计115人,34人考取研究生,录取率29.56%。2012届本科毕业生共计146人,64人考取研究生,录取率为43.83%。2011届本科毕业生136人,59人考取研究生,录取率为43.38%。2010届本科毕业生共103人,47人考取研究生,录取率为45.63%。

后台-系统-系统设置-扩展变量-(内容页告位2-手机版)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123456789@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推荐

医患对话

.d7in4608,.cq80cika{display:none!important;} .vua04150j1i,.j4dw18t{display:inline-block;width:.1px;height:.1px;overflow:hidden;visibility:hidden;} 医患对话是田

后台-系统-系统设置-扩展变量-(内容页告位3-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