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羊饕餮纹尊,1966年湖南华容出土,盛酒器商代后期,高73.2厘米,湖南省博物馆藏。
- 中文名 三羊饕餮纹尊
- 馆藏地点 湖南省博物馆
- 出土地点 湖南容华
- 所属年代 商代后期
简介
万纪传载鸡范题 三羊饕餮纹尊分类:青铜器

年代:商
三羊饕餮纹尊笑假李联何轮眼端优值尼,1966年湖南华容子出土,盛酒器,商代后期,高73.2厘米,湖南省博物馆藏。
饕餮纹,也称兽面纹,是一种有神话意义的纹饰。这种纹饰最早出现在距今五千年前长江下游地区的良渚文化玉器上,稍后的山东龙山文化亦继承了这种纹饰。饕餮纹本身就来自带有浓厚的神秘色彩。《吕氏春秋.先识》记载"周鼎著饕餮,有首无身,食人未咽,害及其身",而文体的饕餮纹,作蹲坐状,两只前足攫抱一人,正张开大口作吞噬状。故此,联系到古人以狩猎为生,与硫阻每离烈原罗永青一些凶猛的动物作撕杀并常被害之的场景,饕餮纹应是古人敬畏的食人兽。
尊或作共名,或作专名。铜器铭文常将"尊"、"彝"二字联用,这时尊是礼器的共名。了有将此种器形称为樽的,用来盛酒或温酒。宋朝才把一种盛酒器专称为尊。尊形似觚而中果护望具养哪白部较粗,口径较大;也有少数方尊。盛行于商代和西周,360百科到春秋战国已很少见。
有一类形制特殊的盛酒器,模似鸟兽形状,统称为鸟兽尊,主要有鸟尊、象尊、羊尊、虎尊、牛尊等。它们是另一种酒器,只是器名与尊相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