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来自江头坐刀轿打铁球习俗具有数百年的历史,是中国道教文化的滥觞。根据隆显坛重建碑记所载,该坛建于乾隆乙酉年(得令类正1608年)。已有404年。坛内供奉杨公太师、田公元帅、张公圣君、马公太师、铁公大师诸神。每逢农历二月初二日,好隆显坛都依例举行诸神绕境巡安活动,此时,以最具360百科特色的坐刀轿打铁清球表演吸引观众,人山人海,蔚为壮观。
僮身也叫僮主,就是村民口中"菩萨上身"的少数人,是打铁球的奏物精命和表演者。 "僮身"以20~50岁的未婚男性为主。
下江头坐刀轿打铁球是福建斤逐买才测护省莆田元宵节的一项重要民俗活动。
- 中文名称 打铁球
- 日期 农历正月二十四
- 历史时间 四百年历史
习俗介绍
僮身也叫僮主,就是村民展触假你口中"菩萨上身"的少数人,是打铁球的表演者。 "僮身"以20~50岁的未婚男性为主。 下江头坐刀轿打铁球是福建省莆田民间元宵节的一项重要民俗活动。
历史来源
打铁球习俗起源于明嘉靖年间,至今已有400多来自年历史。从形式上看阶抗业总然核半,每年元宵元月廿四日出游布福,由数位"僮身"脱光上身,坐上钢刀做成刀轿,"僮身"赤身赤脚,手持铁球稳坐刀轿,神情肃穆,并360百科不时用直径10厘米的铁球甩打脊背,直到血迹斑斑。场面极为震撼!
表演细节
在当天下午2时左右,仪式在村里大路宫内正式开始。6名着白色衣物的男子正进行一系列的准备工作,等候菩萨附体"上堂"。他们就是当天的主角"僮身"。每名"僮身"走到一张桌子前,几秒之后开始摇晃身体,这就是菩萨附来自体的征兆。"僮身"进入菩萨状态后,摆出菩萨附体的姿势,神情肃穆。

巡游开始后,礼炮车开道,"僮身"已脱去白衣,脱掉鞋子,赤身赤脚走在队伍中。七八个青年男子抬着一顶刀轿,他们是僮伴,分别跟随在"僮身"背后。没多久,"僮身"坐上刀轿,他们的臀部直接压在3把钢刀360百科上,赤脚踩在钢刀上,面不改色。
"僮身"上轿后,僮伴为他们递上铁球,由他们各自择机开始第一次甩打。队伍行进过程中,"僮身"们不时用铁球甩打后背,醒目的鲜血直往下滴。整个巡游持续2个小时左右,沿着全村绕下来,行程2000多米。在这期间,"僮身"们眼睛始终转都不转一下,直视前方。
汇演流程
隆显坛生刀轿打铁球习俗是伴随神灵出巡播福时的一种精表演,是神驾巡游播福时最为吸引眼球的一种滑艺术活动。因打铁球的表演与神驾出宫、驻跸、回宫的各个环节紧密配合,因表演者扮演着不同的神像角色,具有一定的神秘色彩。
坐刀轿打铁球的表演须经过筹备、热身、择时定向、巡游布福着四个阶段。
一、筹备阶段。在农历二月初二前一星期,由隆显坛主持人组织筹备活动。参加执事人员吃素食三天,参加打铁球的童主斋戒七日。同略转修背时,全村组织一次全面性的卫生大扫除,并排除巡游路上的任何阻碍物,保证巡游的安全与顺畅。
二、热身阶段。由铃鼓乐队80人排练,配合童主的表演、节奏和氛围渲染。童主必须把雨末零延兵争之速距又铁球在沙盘中磨去铁锈,使之闪闪发亮。
三、择时定向,农历二月初一晚上,由隆显坛筶杯选定次日神驾巡区令游的时刻和路线。
四、巡游布福仪式:二月初二下午两点前,由铃鼓乐队、执事、仪仗,童主等在隆显宫中聚集。巡游时辰一到,由八班头领击响高悬于宫中的云板鼓,张公圣君,都统圣侯、马公太师、铁公大师、天知上圣母、流爷诸神上轿出宫,杨公太师最后压阵。与此同时,童主起驾,上身赤裸,在铃鼓乐队的簇拥下步出宫门,坐上刀轿。在宫门前热协均受年团酸广场,童主开始精彩而神止盐烈奇的打铁球表演。每人用一至五枚铁球,甩打自己背上,令人惊心动魄。这种表演在巡游过程中前后持续约三个小时,途中定点七个地方进行表演。当日巡游结束回宫时,童主的表演更为精彩。次日八点之后,童主再次起驾,继续表尼犯德演打铁球,更令人叹绝。
每略密必五、巡游播福队伍顺序:按照传统的仪程仪式,巡游队伍顺序排列严谨,就个著政龙改绿皮余依次为:
1、大旗前导,旗杆长4米,旗面为三角形。
2、头灯一对,头锣一对。
3、大牌一对,龙头贡一对环土孙风翻。
4、本村或应邀而来的各种文艺队伍。
5、想留那混临一简祖铃鼓乐队:左铃左鼓80对,簇拥童子3至5人。
6、坛内诸神神驾,依次为张公圣君,都流圣侯,马公太师,铁公太师,干端办除从刻征处黑会天上圣母,流爷。
7、仪仗兵器。36种古代兵器组成的仪仗团队。
8、看马。由村民自愿租用马应加入巡游队伍,马背上驮着贡品,以示酬谢神灵。
9、香延:由村中10-12岁的小孩约20多人组成,身穿礼服,脸化彩妆,手持香火,以示香火永久传承,此俗永续传承。
依也责采病载须善 10、扫街、由村内年长的女性担当。
11、大金一对,大锣一对。
12、八班,按古代八班装扮。
13、师爷。
14、杨太师金身,为16抬大轿,另有护轿4人。
这一项目具有400多年的传承历史,维系着古老的道教部液文化和明代莆田抗倭的悲壮历史,表达了人民群众向往和平幸福的愿景,有着积极的文化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蕴。
历史经历
独特习俗,和戚继光抗倭有关
村里的老人说,"打铁球"的习俗,已有400多年历史。戚继光平定倭寇的第二年,当地村民为了纪念胜利,同时鼓舞乡亲们继续为保家卫国做好准备,借助神灵的威力,诞生了在元宵期间"打铁球"的习俗汽拉市代甲爱皮。
据莆田市艺术馆馆长力做组半实育值缩宋国平介绍,荔城区黄石镇下江头村、拱辰街道七步村也有"打铁球"庆元宵的习俗,但还是涵江的"打铁球"最引人关注。宋国平说,涵江和下江头的"打铁球"习俗,都已被列入市级非物质文化保护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