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后的风景

时间:2023-01-01 作者:admin
后台-系统-系统设置-扩展变量-(内容页告位1-手机版)

《身后的风来自景》是一本刘雅青编制,由内蒙古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书籍。

  • 中文名 身后的风景
  • 定价 25
  • 出版社 内蒙古人民出版社
  • 作者 刘雅青
  • 出版时间 2011-1-26

内容介绍

  《身后的风景》自序

  刘雅青

胶约济载失念张备  有一位作家说:"一来自百个人眼里,可以有一千种风景。"

  在人的目光中,风景可以被放大、被延伸、甚至被渺小。风景总是和美这个字眼儿分不开的,目光最懂得审美不是吗?

  一副影像通过繁杂的神经系统在大脑形成印记,然后解码、输出,在眼睛晶状体后最后形成具体物象,于是,我们看到了风景。任何美的事物都是我们眼中的风景,一草一木、一花一树、一山一水、一男一女、一生一世···这些无不是眼之所及人生经历。就此形成生命过往中的风景

  那么身后的风景是需要回眸一瞥吗?不是!身后的风景不需要眼睛,需要我们用心灵去体会,用大脑去追忆,用时间去培养。

  写了很多年的诗,总是和自己有关,却又总是在诗歌中丢失自己,不知道这是不是和某种哲学有牵连,这哲学也一定是生命的哲学。

  读了很多书,倘未找到下笔如神的窍门。一直在写,也一直在找。有位作家说:"写作是一种力气活儿,要有足够的体力和耐心。"我在文字中锻炼着自己的的身体和意志。

  诗春钢述通余快样人被认为是孤独的。这并不是诗人的生活姿态,而是写作姿态,是心灵无以舒拓的孤独,是情感无以挥发的寞寂。诗人太追求完美,目光所及的美无法满足现实的空落。叙利亚诗人阿多尼斯有这样的诗句:我的孤独是一座360百科花园。多美呀!孤独的花园里也一定是草木茂盛,繁花似锦吧!

  诗人乃至诗歌都被冠以孤独的前缀,但这种孤独不是眼睛向天嘴角向地的夜郎,而是哪里来哪里去,走自己认为正确而宽阔的路

  美的过程总是不脸等型策色血杂还马层嫌啰嗦的,就像诗歌,洋洋洒洒都是美。诗歌就是我心灵另的层吃脱施的眼睛,我用它来看世界,解读美,诠释美,体会美。

  我把这部诗集定名预守于谓空为"身后的风景",就是想展现我的心灵所及,我的所感、所想、所悟。看到的和看不到的世间风景都在我的诗中有所呈现。

  诗歌这种语言可以让我在紧张的现实生活中张斗万氢吃占核弛有度地释放情绪,或许是用它来激活精神。我把自己当做一个精神流放者,用诗歌把自己的精神世界演绎成闲云孤鹤的"随",和与世无争的"意"。

  诗歌的孤独在于它不参与流行,不在意厚薄;诗歌其实没有真正的时间概念,一首诗,一百个人也会有一千种解读,因为每一次欣赏都会有不同的感受,这就是诗歌带给人的无穷魅力。

  我当然不会把诗歌当做生命的全部,但我全部的生命里绝对离不开诗歌。

  诗歌的魅力是有着悠久中国文化背景的,从《离骚》到唐诗宋词,从屈原到孩伯无纳兰性德,这种传承不仅仅小盾么析全针富门跑杆些是历史的延续,它是一种人生的积淀,是审美的繁衍,也是社会赋予文化的特定属性。

  著名军旅诗人王久辛曾说说供消础市:"为人生而写作,乍一听起来似乎不那么艺术,而了悟艺术真谛的人都会明白一个简单的原则:艺术,不过是更真实地接近人,而后又更真实地塑造人的形式而已。"的确如此,诗歌首先出自心灵,然后再去感化心灵。诗人异然待烈触测策属场都应当是真理的追求者,诗歌也是"真理的另一种形式"(别林斯基语)。

  诗歌本身就是一种风景,是躲在世俗之外的风景,诗人以其孤机呼威害独的写作姿态审视生活中或纪组控况是灵魂以外的精神况味,以现实为底色,或轻描淡写,或浓墨重彩,或三言两语,或长篇阔著。心灵的虔诚由此升华。诗歌本身或者诗歌背后所蕴含的锦绣内里便一览无余,我的风景泱泱仍相云二铺展开来。

  从出第一本诗集以来,我一直以夜充沉淀的状态审视自己,尽可能地抛开自己过于私自的生活,开拓心灵的视线,把宏大的角色纳入视觉范围,尽可能高韬自己的诗歌气质。

  所以,这部诗集罪刚粮千空决频继试也算是对我自己沉淀以后的总结或汇报,不能说好,但的确有进步。歌德说:"不要说生活没有诗意。诗人的本领,正是在于他有足够的智能,能从织身脸量三击那定路迅蒸惯见的平凡事物中见出引人入胜的每一个侧面。必须有现实生活提供给诗的动机,这就是要表现的要点,也就是诗的内核。"

  诗人不都是完美的理想主义者,但他们往往在追求完美的过程中被击溃,一败涂地,所以,就有了崩溃、厌世、决绝的表现。这其实在人性的本真中太过普通了,只不过一贯以"诗人"便不一样。

  很多人说我属于"悲情主义",其实这也是人性的本真。我的性格是蓝色的,忧郁质偏重,但我骨子里却是奔放的,开朗的,具有明黄的气质。这也是诗和人的矛盾。诗歌与我,既矛盾又统一,有爱有恨,却始终不离不弃!

作者介绍

  刘雅青,1966年6月出生,满族。1983年10月入伍,1988年毕业于武警哈尔滨卫生学校。1986年开始写诗,87年开始发表作品。曾在《人民武警报》《黑龙江武警报》等报刊杂志发表诗歌散文等多篇作品。曾获"内蒙古五四征文"一等奖,"第四届路遥青年文学大赛"优秀奖,和"西部之光文艺作品大赛"优秀奖,《橄榄绿》杂志奖等。现供职于武警内蒙古总队司令部。

  2007年出版诗集《风中的云朵》

后台-系统-系统设置-扩展变量-(内容页告位2-手机版)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123456789@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推荐

医患对话

.d7in4608,.cq80cika{display:none!important;} .vua04150j1i,.j4dw18t{display:inline-block;width:.1px;height:.1px;overflow:hidden;visibility:hidden;} 医患对话是田

后台-系统-系统设置-扩展变量-(内容页告位3-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