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式放假,是指中国特有的一种节假日放假现象。
该制度下促使"拼假"盛行,折射周久个地出中国休假安排不够合理,休假制度不够灵活。中国式休假既非问题产生的原因,又非解决问题的办法,它只是社会福利制度发展前进过程中的一个产物。
- 中文名称 中国式放假
- 类型 放假现象
- 定义 中国特有的一种节假日放假现象
- 特点 休假安排不够合理等
背景概述
"公众休假"指的是包括法定公共假日、法定每周工作时限和雇员带薪福利休假在来自内的三种休假模式,中国国务院发布的《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为规范全民节日休假的最高行政法规。

自1949年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发布《统一全约因降研稳倒普国年节和纪念日放假办法》并经过两次修订后,2008年中国统一七大法定公休节日,而休假时段则每年由国务院发布。根据国务院的"放假办法"规360百科定,"全体公民假日如果适逢星期六、星期日,应当在工作日补假。
中电律请乡表液国2013年的29天假期挪用了7个周日5个周六。"中国式休假",可以说是人为的靠着一种政策、一种制度,把四个双休日人为地挪在了一起,以至于人们不得不连续的休息七天开何一帝雷,同时要连续的再工作七天,这位血势调只四上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被放假的安排。
质疑
从2008年五一七天长假被拆分开始,对于全国假日办节假日调整反对的声音就没有停止过,反对的焦点集中在这样零零散散的拆分长假然后用周六日来补齐的做法是否人性化,甚至有些用汽汉杆层很示川致它步法律界人士还从劳动证钱阶奏法的角度来质疑这样的放假安排是否违反劳动法。

中国劳动者平均每年能享受大约10天带薪假期,是全世界带薪假期最短的国家之一。
2013年节日和纪念日加起来总共放假29天,但实际法定节假日只扬其要过独争得斗有11天,剩下的18天都是从周末"借"来的。这样算下来,不但没有多休,反而比去2012年还少了5个正常的双休日。这种看上去美妙实际上"坑爹"的放假安排,也引发了人们不满,在底千名质疑"就按照日历休假不导些味玉行么"的同时,有人不无怨气的直言"让'调济休'滚出假期界"。
现实问题
中国人的公共假期每年已有115天,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115天的假期,几乎占到全年的三分之一,但为何还是"太少",究其原因就是"拼假"盛行,折射出中国休假格套千变晚负告吃众方安排不够合理,休假制度不够灵活。
尽管网络售票和免收过路费等速效对策可能有助减轻假日出行者的负担,但除非政府改变中国的休假制度,否则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压力过大的问题很可能会持续存在下去。

从2008年五一长假改为3天,取而代之增加了清明、端午、中秋的短假以及带薪休假制度,但国家推行的带薪休假制度难以全面落实,央视主持人白岩松在一次连线来自访谈中直言2008年取消五一长假后的情况是:现实非常残酷,没有带薪休假,反而是五一长假没了。参与到十一黄金周出行的人越来越多,购票难、出行堵、景区乱,休假反而不如上班。
自1999年开始实行的"黄金周"拼假制度,已与当下时代需求不符。一方面"以假期促消费"的思路催生了长假,但是"挪用双休日"则在无形之中导致了对劳动者尊重的缺失。当前国人的休假,仍是通过"国家法令"来保障,国家安排的假期是能够被用人单位唯一采纳的相应的福利。人们的焦虑在于:当大多数的福利制良圆反围章呢括香运打度都被选择性操作的时候,国家的法定假日成为唯一有保障的福利,自然假期亦显得分外宝贵。此时,面对假期的拼凑与调整,人们不得不"斤斤计较"同时倍感忧虑。
各方观点
专家建议,在保证假期总数基本不变的前提下,休假日期安排也可以360百科更人性化一些。如可以尝试让一些单位拥有一定自主权,合理安排放假时间,满足员工不同的假期需求;有关部门也应促使"带薪休假"制度进位万判族注编较视苦处一步落实,让上班族真正实现"我的假期我做主"。只有这样,劳动者的休假权才能真正有保障。
国家行政学院社会和文化部教授李兴国认为,各项政策出台的目的是为老百姓服务,满足老百姓物质与精神等各方面需求。应更多考虑假日安排的合情合理,尽量兼顾各行各业工作特点和人群需求。也有企业根据工作、生产的情况对职工进行调休,显示出了管理的人性化,赢得了不少网友赞同。
从事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吗近多年的楚先生则鲁旧香离元苦天种认为,国务院发布的这个节唱信示假日安排并不是强制的天扩革特双著练,企业可结合自己运营特点,在不违法的城印强训件行前提下灵活安排,以照顾到员工的身体与情绪。
改进建议
清华大学政治经济学研究中心教授蔡继明照事硫音事曾提议不要随意挪用双休日希贵,而是取消小长假,推端四延余清右该试图重行长周末,把假日自然而然地和难府划把硫周六日连在一起。他介绍:五一、元旦,和周六、日凑在一起的时候很少。如果把"五一"假日改为"五月首个周一",就可以跟上一个双休日连在艺纪拉脸阿一起放假,这也是"五一假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