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解经络穴位拔罐全集

时间:2023-01-01 作者:admin
后台-系统-系统设置-扩展变量-(内容页告位1-手机版)

拔罐疗法是中医治疗疾病的方法之一。它因所具有的种种优点,而被誉为是21世纪的"自然疗法"。《图解经络穴位拔罐全集》 就是一本关于拔罐的中医科普读物,主要介绍了拔罐的其二者调头零移基础知识和用拔罐治疗各种常见疾病的具体操作方法。这些疾病主要分站派反员振费跳矿半为:内科疾病、外科疾病、妇科疾病、儿科疾病、皮肤科疾病、五官科疾病和美容等7大类,共数十来自种。 《图解经络穴位拔罐全集》 配有数百幅精确的人体经络穴位展示图,这样可以指导读者提高拔罐疗法的治疗效果360百科。此外,本书每节中还附有简单易懂的拔罐疗法操作流程图表,对读者更简单、高效地阅读和理解本书会起到重要的作用。

  • 中文名称 《图解经络穴位拔罐全集》
  • 作者 王宝玲
  • 英文名 meridian points graphical
  • 别名 《图解经络穴位拔罐全集》
  • 类别 中医养生

简介

  《图解经络穴位拔罐全集》配有数百幅精确的人体经络穴位展示图,这样可以指导读者提高拔罐疗法的治疗效果。此外,《图解经络穴位拔罐全集》每节中还附有简单易懂的拔罐疗法操作流程图表,对读者更简单、高效地阅读和理解《图解经络穴位拔罐全集》会起到重要的作用。拔罐疗法是中医治疗疾病的方法之一。它因所具有的种种优点,而被誉为是21世纪的"自然疗法"。《图解经络穴位拔罐全集》就是一本关于拔罐的中医科普读物,主要介绍了拔罐的基础知识和用拔罐治疗各种常见疾病的具体操作方法。这些疾病主要分为:内科疾病、外科疾病、妇科疾绿去放注独诗轻医病、儿科疾病、皮肤科疾病、五官科疾病和美容等7大类,共数十种。

火罐疗病

背景

  中医自成体系

  源远流长而又博大精深,拥有许多独特的治疗方法。这些方法的基本原理都是应用各种天然药物和物理方法,通过刺激体表穴位以调整脏腑功能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这些方法使用安全,疗效明显,对于如哮喘、中风后遗症等这些西医疗效欠佳的慢性病、疑难病也能收到意想贵急圆对征望不到的效果。在这些来自方法中,拔罐疗法就是最具代表性的一种,因为上述的这些优点,拨罐疗法也因而被称为21世纪的"自然疗法"或"绿色疗法"。

火罐疗病

  拔罐疗法

  又称"火罐气""角法",是一种以杯罐作工具,借助热力排去其中的空气以产生负直损双压,使其吸着于穴位皮肤或者患处,通过吸拔和温热刺激等期审苏议通怎了历染病边,造成人体局部发三械引生淤血现象的一种治疗方法

  考古发现表明,早在西汉时期,中国就已经有了拔取观断查罐疗法。在湖南长沙马王堆垂老安升条位缩汉墓中出土的《五十二病方》中,就有以兽角治疗疾病的记360百科载。

  火罐疗病源远流长

  东晋医学家葛洪著的《肘后备急方》里,也有角法的有功奏似早布师杆木尽史记载。唐代王焘著的《外台秘要》一书中,也曾介绍使用竹简火罐来治病,如文内说:"取三指大青竹筒,长寸半,一头留节,无节头削令薄似剑,外占杨可落异缺量煮此筒子数沸,及热出筒,笼墨点处按之,良久,以刀弹破所角处,又煮筒子重角之,当出黄白赤水,次有脓出,亦有虫出者,数数如此角之,令恶物出尽,乃即除,当目明身轻也。"唐代太医署还将"角法"单列为一门学科,学制三年,从理论、操作和临床等方面形成比较完整的医学体系。从以上介绍的情况看来,我国晋、唐文我岩务更频孩时代就已非常流行用火罐疗病了。

疗效

  机械刺激作用

  拔罐时火罐吸拔在皮肤散袁绝上,这种吸拔力可以使局部皮肤的毛细血管充血、破裂。破止章这谁将定创坏血管内的红细胞,使人体出现自身的溶血现象。吸拔力越大这种溶血现象就越大,来自反之则越小。除此以外,这种吸拔力可以通过皮肤感受器、血管感受器等对大脑皮层产生刺激作用,并使之兴奋或者抑制。实验表明,当用轻而缓的手法拔罐时,可使神经受到抑制;当360百科用强而急的手法拔罐时,可使神经得以兴奋。因此,拔罐正是通过对吸拔力大小的调节和沙药穿每对吸拔部位的不同而调节整个人体的脏笔抓划建时何号腑功能,并使之趋于平衡的。

体经络穴位图

  温热刺激作用

  在拔罐过程中,火罐中的温热刺激可以使局部皮肤的血管扩张,并促进其血液循环,加速新陈代谢,改善局部组织的营养状态,增强器官组织的活力。这些都对治疗疾病有一定的作用和影响。

  增强白细胞的吞噬能力

  拔罐前后的实验表明,拔罐可验委脸聚并领曲式穿教将以提高人体白细胞的吞噬能力。拔罐后白细胞略做卷比他花已些范个有增加,但增长数量并不明显,只是其吞噬细胞的功能大大提高了。这一点就说明了,拔罐疗法可增强白细胞和网状内皮系统的吞噬能力,从而增强人体的抗病能力场听屋求看不跑

操作

  杯罐做工具

  拔罐是以杯罐做工具,用加热或抽吸的办法,排除罐内的空气,使罐内出现负压,促使其吸着于皮肤,引起局天态部淤血,以达到治病目的的一种方法。我国传统使用的拔罐为火罐,近年来又发明了抽气罐。抽气罐使用起来比火罐方便。

  拔罐的禁忌症

  拔罐和其他治疗方法一样,也有其禁忌症。如,对于患有以下疾病的人不宜进行拔罐治疗。

  1.患严重心脏病的人。

  2.患有出血性疾病的人。

  3.患有肿瘤的人。

  4.患有活动性肺结核的人。

  5.孕妇和经期的妇女。

  6.患有皮肤病的人。

  拔罐应注意的事项

  1.拔罐时应避开风口,防止受凉。

  2.拔罐前短必标地行注束也况不宜过于劳累或饮酒,以免影响疗效。

  3.每次治疗时留罐的时间为10-15分钟。

  4.拔罐的部位如果出现瘀斑、水泡(在规定时间内)属正常现象,可用消毒器具刺破水息弱础创飞量泡,涂以龙胆紫,以防感染。

散封坏裂比写府角河权身  5.用火罐时应居资银远汉军注意勿灼伤或烫伤皮肤。

  6.人体的眼、耳、乳头、前后阴、脐、心脏搏动处及毛发过多的部位等不宜拔罐掌架放广十个四北积

  7.存在溃疡、水肿的部位不宜拔罐。

  附注

  1大椎:位于第七颈椎棘突下。主治发热、咳嗽、气喘、头痛等病症

  2风门:位于第二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主治伤风、咳嗽、发热头痛、胸背痛等病症

  3肺俞:位于第三验垂植丝学部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主治咳嗽、气喘、吐血、潮热、盗汗、鼻塞等病症。

  4曲池:富个乡重古引论烈因副当肘关节成直角时,带好书已肘横纹外端与肱骨外上髁连线的中点处即为曲池穴。主治咽喉肿痛、热病、齿痛、目赤痛等病症。

  5合谷:位于手背第一、二掌骨之间,约平第二掌骨中点处。主治头痛、目赤肿痛、咽喉肿痛等病症。

  6外关:位于腕背横纹上2寸,桡骨与尺骨之间。主治热病、头痛、目赤肿痛、耳鸣耳聋等病症。

  7太阳穴:位于眉梢与目外眦之间向后约1寸处凹陷中。主治头痛、目疾等病症。

  8天突:位于胸骨上窝正中。主治咳嗽、气喘、胸痛、咽喉肿痛等病症。

  9中府:位于胸前壁外上方,前正中线旁开6寸,平第一肋间隙处。主治咳嗽、气喘、肺胀满、胸痛、肩背痛等病症。

  10丰隆:位于外踝高点上与外膝眼连线中点处。主治头痛、眩晕、痰多咳嗽、呕吐、便秘等病症。

  11尺泽:位于肘横纹中,肱二头肌腱桡侧缘。主治咳嗽、气喘、咳血、胸部胀满、咽喉肿痛、小儿惊风、吐泻等病症。

  12中脘:位于脐上4寸。主治胃痛、呕吐、吞酸、腹胀、泄泻、黄疸等病症。

  13足三里:位于外膝眼下3寸,胫骨前嵴外一横指处。主治胃痛、呕吐、噎膈、腹胀、泄泻、痢疾、便秘等病症。

  14天枢:位于脐旁2寸处。主治腹胀肠鸣、绕脐痛、便秘、泄泻、痢疾等病症。

  15内关:位于腕横纹上2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主治心痛、心悸、胸闷、胃痛、呕吐、热病、偏瘫、失眠、眩晕、偏头痛等病症。

  16心俞:位于第5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主治心痛、惊悸、咳嗽、失眠、健忘、盗汗等病症。

  17肾俞:位于第二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主治耳鸣、耳聋、腰痛、遗尿、遗精、阳痿等病症。

  18脾俞:位于第十一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主治腹胀、黄疸、呕吐、泄泻、痢疾、便血、水肿、背痛等病症。

  19三阴交:位于内踝高点上3寸,胫骨内侧面后缘处。主治肠鸣腹胀、泄泻、月经不调、失眠等。

  20安眠:位于翳风穴与风池穴连线的中点处。主治失眠、眩晕、头痛、心悸、癫狂等病症。

  21肝俞:位于第九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主治黄疸、胁痛、吐血、目赤、目眩、脊背痛等病症。

  22环跳:位于股骨大转子高点与骶管裂孔连线的外1/3与内2/3交界处。主治下肢痿痹、腰痛等病症。

  23承扶:位于臀横纹中央。主治腰痛等病症。

  24殷门:位于承扶穴与委中穴连线上,承扶穴下6寸。主治腰痛、下肢痿痹等病症。

  25委中:位于腘横纹中央。主治腰痛、下肢痿痹、腹痛、吐泻、小便不利、遗尿等病症。

  26承山:位于腓肠肌两肌腹之间凹陷的顶端。主治腰腿拘急疼痛,便秘等病症。

  27悬钟:位于外踝高点上3寸,腓骨后缘。主治下肢痿痹、胸胁胀痛、咽喉肿痛等病症。

  28风市:位于大腿外侧正中,腘横纹水平线上7寸。主治下肢痿痹,遍身瘙痒,脚气等病症。

  29肩髎:位于肩峰后下方,上臂外展,当肩髃(音鱼)穴后寸许的凹陷中。主治肩臂挛痛不遂等病症。

  30阳陵泉:位于腓骨小头前下方凹陷中。主治下肢痿痹、胁痛、呕吐等病症。

  31身柱:位于第三胸椎棘突下。主治咳嗽、气喘、脊背强痛等病症。

  32腰阳关:位于第四腰椎棘突下。主治腰骶痛、下肢痿痹、遗精、阳痿等病症。

  33肩中俞:位于第七颈椎棘突下旁开2寸。主治咳嗽、气喘、肩背疼痛等病症。

  34天宗:位于肩胛骨岗下窝的中央。主治肩胛疼痛、气喘、乳痈等病症。

歌诀

  经络系统,由经脉、络脉、十二经筋和十二皮部所组成。经络在内能连属于脏腑,在外则连属于筋肉、皮肤。

  少商鱼际与太渊,经渠尺泽肺相连。商阳二三间合谷,阳溪曲池大肠牵。

  历兑内庭陷谷胃,冲阳解溪三里随,隐白大都太白脾,商丘阴陵泉要知。

  少冲少府属于心,神门灵道少海寻。少泽前谷后渓腕,阳谷小海小肠经。

  至阴通谷束京骨,昆仑委中膀胱经。涌泉然谷与太溪,复溜阴谷肾所依。

  中冲劳宫心包络,大陵间使传曲泽。关冲液门中堵焦,阳池支沟天井索。

  窍阴侠溪临泣胆,丘墟阳辅阳陵泉。大敦行间太冲看,中封曲泉属于肝。

后台-系统-系统设置-扩展变量-(内容页告位2-手机版)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123456789@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推荐

医患对话

.d7in4608,.cq80cika{display:none!important;} .vua04150j1i,.j4dw18t{display:inline-block;width:.1px;height:.1px;overflow:hidden;visibility:hidden;} 医患对话是田

后台-系统-系统设置-扩展变量-(内容页告位3-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