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徐来自联仓(1927.09.07-2015.06.17),360百科男,浙江海宁人。著名心理学家、中国心理学会会士、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前任所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曾获国务院有突出贡献专家津贴、中国心理学会最高奖--中国心理学会终分攻万运身成就奖。
徐联仓,1947年至1949年,在天津南开大学哲学教育系学习,1949年转入清华大刚夫张手跑学心理系,1951年毕业后到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从事研究工作。1958年到前苏联教育科学院心理研究所读研究生,1962年获副博士学位。1983年任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所长。
徐联仓先后出版了《组织管理心理学》、《领导行为研究》、《决策行为分析》等10余部专著,在国内外期刊发表学术论文1动00多篇。关于领导行为和"智能模拟培训"方面的研究成果先后获得话掌载期善化增中国科学院、国家轻工业部、石油工业部三项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 中文名称 徐联仓
- 国籍 中国
- 出生地 浙江海宁
- 出生日期 1927年9月7日
- 逝世日期 2015年6月17日
人物生平
1927年,出生于浙江海宁。
1947年至1949年,在天津南开大学哲学教育来自系学习。
1949年,转入清华大学心理系。
1951年,毕业后到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从事研究工作。
1958年,到前苏联教育科学院心理研究所读研究生,1962年获副博士学位。
20世纪60年代中期,徐联仓参加了国家651重大工程规划,作为中国卫星系列计划的项目负责人之一,顺利完成了中国第一个"动物上天"的联合实验,揭示了火箭亚轨道飞行失重状态下动物的生理、心理变化特征。
20世纪70年代360百科,徐联仓承担了激光的生物效应等国防任务,其成果对于国家安全有重要意义。
20世纪70年代末,徐联仓在中国进行了领导素质测评等管理心理学的开创性研究,系统地开展了有关领导行为、管理影甚决策和员工培训等研究,提出了管理的三重性绿缺晶精推亮室探动来探理论。
1983年,任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所长。
2015年6月17宣委重款体日,因病逝世,享年88岁。
主要成就
科研成就
- 工程心封扬万标妒理学和人类功效学
50年代初,他与同事在中国率先开展工效学研究,在中国首次运用高速电影拍摄与慢动作操作分析等时间动作分析技术利四乱车,总结出纺织行业的先进织布法,并在产品质量控制、安全生产、操作合理化等方面发孔市富生识考突都介展了美国戴明创造的统计质量控制理论与技术,并通过操作合理化培训班向全国推广。
50年日代后期,在前苏联教育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学习和工作期间,率先应用信息论分析生产线的废品成因,增加反馈信息,提高生产质量,用实验方法首次证明了当形成逐呀板到粉布视觉形象的主观结构时,人对信号的信息加工不符合经典的W. Hike公式的描述。
回国后,徐联仓结合信息论分析了刺激与反应的相容性问题,就控制设备在信息传递函数方面的差异、语言在人-机交互过程的中介作用等问题进行为权了开创性研究,其成果在"中国科系向且层首学"发表后受到许多国外学者的重视,而国外同类研究直至70年代才开始进行。
60年代中期,徐联仓参加了国家651重大工程规划,作为中国卫星系列计划的项目负责人之一,顺利完成了中国第一个"动物上天"的联合实验,揭示了火箭亚轨道飞行失重状态下动物的生理、心理变化特征。
70年代,徐联仓承担了夫类考混行景吃杂科派铁激光的生物效应等国防任务,草其成果对于国家安全有重要意义。徐联仓还先后主持了动物搞说粒府唱几而讲然但地震预报和为毛主席纪念资移堂设计照明与遗体肤色的适宜配色任务。这些开拓性研究为发展中国的工程心理学和人类工效学发挥了重要作用。
- 管理心理学
1977年,后由苦考显源路燃茶徐联仓与其他同事开展了工作满意感和生活满意感的调查。这一研究被解首振短重传温的《纽约时报》赞誉为"中国有欢菜侵却养木树向了自己的盖洛普调查"。
1979年以来,徐联仓侧重以组织开发为中心的行动研究,研制了可衡量具体管理措施有效性的测量儿班工具,并在石油、煤炭、航空、铁路、医疗等行业系统及若干企业进行验证,发现了经济绩效与人的管理之间的因果联系。
徐联仓与同事一起,在中国率先系统地开展了领导行为、管理决策和员工培训等研究。他提出的管理的三重性理论,首先将文化因素引入组织管理研究的视野,引起中国外管理学界的高度重视,不仅促进了管理心理学基本理论的知识创新,而且为建立中国管理心理学的体系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
徐联仓主持了在全国17个省市开展的领导行为测评量表的常模编制和完善工作,创造出一整套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评价方法,对提高不同层级领导的胜任特征与工作效率有明显效果,成为中国政府机关、工商企业、学校和医院的领导行为评价的有效工具。
徐联仓与同事合作,根据企业设备自动化对员工适应能力提出的新要求,在人机系统中,通过专家与问题情境交互作用的过程分析,建立了心理模型,创立了智能模拟培训法,并运用于轻工、机械、石油等行业的员工培训,获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该成果被联合国亚太经合组织评为样板培训模式。 此外,其领导行为和"智能模拟培训"方面的研究成果先后获得中国科学院、国家轻工业部、石油工业部三项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徐联仓曾与三隅二不二、霍夫斯泰德、费德勒等国际著名学者合作进行跨文化研究,致力于管理理论的文化特异性与普遍适用性研究及在中国的推广应用。
徐联仓主持了一系列跨文化比较研究,包括有欧美十余个国家参加的决策民主化研究和"明日的管理者"研究;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有关科研单位工作绩效评估的大型国际合作研究等。
徐联仓还根据信息化和经济全球化的时代特征以及中国社会经济转型的特殊要求,系统地开展了管理决策、高科技人员工作价值观的组织行为学等研究,组织领导了有关风险意识、风险决策等方面的理论探索,拓宽了心理学在实践中的应用,为中国管理心理学的学科建设、推进中国管理科学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作者 | 题名 | 期刊 | 年份 |
---|---|---|---|
汤超颖;李贵杰;徐联仓; | 团队情绪研究述评及展望 | 心理科学进展 | 2008 |
徐联仓; | 《走出丛林的管理心理学》自序 | 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 2007 |
荆其诚;张厚粲;徐联仓;沈德立;林仲贤;陈永明;匡培梓;朱祖祥;车文博;张侃;董奇;乐国安;沈模卫;杨玉芳;林崇德;傅小兰;韩布新;朱滢;王登峰;苏彦捷;舒华;申继亮;金盛华;杨丽珠;刘华山;游旭群;赵国祥;李扬; | 中国心理学的未来发展--中国心理学会会士论坛 | 心理学报 | 2006 |
谢晓非,徐联仓 | 公众风险认知调查 | 心理科学 | 2002 |
谢晓非,徐联仓 | 企业人事培训的理论化问题 | 应用心理学 | 2002 |
谢晓非,徐联仓 | 工作情景中管理人员的风险认知研究 | 心理学报 | 2000 |
谢晓非,徐联仓 | 工作情景中员工风险认知研究 | 应用心理学 | 1999 |
徐联仓 | 加入WTO对中国人力资源开发提出的挑战与应对之策 | 青岛化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1999 |
谢晓非,徐联仓 | 一般社会情境中风险认知的实验研究 | 心理科学 | 1998 |
徐联仓 | 领导决策的伦理学原则与实验方法 | 科学决策 | 1998 |
徐联仓 | 第三个"到位"与O.D. | 科学决策 | 1998 |
徐联仓 | 风险与决策 | 科学决策 | 1998 |
陈国权,徐联仓 | 并行工程组织管理和人的因素的研究 | 中国机械工程 | 1997 |
李剑锋,王小转,徐联仓 | 冒险行为研究的新进展 | 心理科学 | 1997 |
林泽炎,徐联仓 | 煤矿工人冒险行为外显影响因素分析 | 人类工效学 | 1997 |
林泽炎,徐联仓 | 冒险行为研究现状及问题 | 心理学动态 | 1997 |
林泽炎,徐联仓 | 不同背景煤矿工人冒险行为的比较分析 | 心理科学 | 1997 |
徐联仓 | 两次发展战略决策咨询引起的思考 | 科学决策 | 1997 |
徐联仓 | 潘老把自己的一生贡献给心理学和心理所 | 心理学动态 | 1997 |
李剑锋,徐联仓 | 企业经营决策风险认知的实证研究 |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 1996 |
李剑锋,徐联仓 | 企业经理风险决策行为的实证研究 | 中国管理科学 | 1996 |
林泽炎,徐联仓 | 煤矿事故中人的失误及其原因分析 | 人类工效学 | 1996 |
林泽炎;徐联仓; | 煤矿工人冒险行为与人为事故的关系分析 | 人类工效学 | 1996 |
王新超,潘尧天,徐联仓,张侃 | 广告设计人员的知识结构特点 | 心理科学 | 1996 |
谢晓非,徐联仓 | 风险认知策略的操作化指标 | 人类工效学 | 1996 |
谢晓非,徐联仓 | 风险认知策略的计算机模拟实验 | 心理学报 | 1996 |
谢晓非,徐联仓 | 公众在风险认知中的偏差 | 心理学动态 | 1996 |
陈国权,徐联仓 | 现代制造系统中组织管理的发展趋势与特征 | 人类工效学 | 1995 |
戴良铁,徐联仓 | 产品分析与决策的新模式──专家系统模式的研究 | 中国管理科学 | 1995 |
林泽炎,徐联仓 | 人为失误及其预防策略 | 人类工效学 | 1995 |
谢晓非,徐联仓 | "风险"性质的探讨──一项联想测验 | 心理科学 | 1995 |
谢晓非,徐联仓 | 风险认知研究概况及理论框架 | 心理学动态 | 1995 |
徐联仓 | 台湾学者企业家重视两岸员工工作价值观研究 | 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 1995 |
郭仲伟,徐联仓,崔德光 | "优胜劣汰"与指导性计划管理的最优决策方法 |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 1994 |
徐联仓; | 信息高速公路的组织行为学问题 | 科学 | 1994 |
王二平,徐联仓 | 北京职工工作社会规范观念的基本特征--跨文化的比较研究 | 心理学报 | 1993 |
时勘,徐联仓,薛涛 | 高级技工诊断生产活动的认知策略的汇编栅格法研究 | 心理学报 | 1992 |
徐联仓; | 历史的回顾--为《劳动心理学》一书所作的序 |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 1991 |
徐联仓; | 试论以人为中心的管理思想及其研究 | 改革 | 1991 |
徐联仓; | 关于人-机交互作用之我见--下一世纪的中心问题之一 | 生物科学信息 | 1990 |
徐联仓; | 冲突及其解决之道 | 中外管理导报 | 1990 |
徐联仓; | 管理思想的权变理论 | 中外管理导报 | 1989 |
李薇,徐联仓 | 混沌现象及其在生理心理系统中的意义(二) | 心理学报 | 1987 |
李薇,徐联仓 | 混沌现象及其在生理心理系统中的意义(一) | 心理学报 | 1987 |
徐联仓; | 管理心理学的基本内容及其应用 | 经济工作通讯 | 1987 |
管连荣,高晶,徐联仓 | 不同车速下司机对交通标志的辨认距离实验 | 心理学报 | 1986 |
徐联仓 | 组织行为学在中国之发展与领导行为研究 | 心理学报 | 1986 |
徐联仓,陈龙,王登,薛安义 | 心理学为提高企业素质服务 | 心理学报 | 1985 |
徐联仓; | 服装改革与行为科学 | 装饰 | 1985 |
徐联仓 | 机器怎样更有"人情味"--谈谈管理心理学 | 瞭望周刊 | 1984 |
徐联仓 | 管理心理学与社会技术进步--试分析人与电子计算机的相互作用 | 经营与管理 | 1984 |
徐联仓; | 访问奥地利一些单位的情况简介 | 心理学动态 | 1984 |
L.B.Brown;徐联仓;夏钟丽; | 澳大利亚悉尼新南威尔士大学的心理系情况 | 心理学动态 | 1983 |
徐联仓 | 第八届国际工效学会议在东京召开 | 心理学报 | 1983 |
徐联仓,方俐洛,高晶 | 采用立体应用电视补偿仰视和俯视姿势对深度视觉造成的影响 | 心理学报 | 1983 |
徐联仓,凌文辁 | 日本心理学会第45届年会概况 | 心理科学通讯 | 1982 |
徐联仓; | 访美国工业--组织心理学家 | 外国心理学 | 1982 |
徐联仓;陈龙;王登; | 关于企业领导行为评价的试点 | 经济管理 | 1982 |
徐联仓,凌文辁 | 提高毛纺产品质量的工效学研究 | 心理学报 | 1981 |
徐联仓,凌文辁 | 国际工效学简介 | 心理科学通讯 | 1981 |
徐联仓; | 关于"领导"的科学研究 | 自然辩证法通讯 | 1981 |
徐联仓; | 行为科学与经济体制改革 | 经济管理 | 1981 |
徐联仓; | 脑科学发展的前沿 | 自然辩证法通讯 | 1980 |
徐联仓; | 商业美术与心理学 | 装饰 | 1980 |
徐联仓; | 生物科学的发展趋势 | 自然辩证法通讯 | 1980 |
徐联仓 | 四个现代化需要心理学 | 心理学报 | 1979 |
徐联仓,荆其诚,李心天 | 澳大利亚的心理学研究 | 心理学报 | 1979 |
徐联仓; | 系统工程和人的因素 | 经济管理 | 1979 |
徐联仓 | 北京心理学工作者座谈坂田文章并讨论如何在心理学中更好地贯彻辩证唯物主义思想 | 心理科学通讯 | 1965 |
徐联仓 | 人的感觉阈限不能突破吗? | 自然辩证法研究通讯 | 1965 |
徐联仓 ,王缉志 | 在心理学中应用信息论的一些问题(下) | 心理科学通讯 | 1965 |
徐联仓 | 苏联心理学研究中值得注意的两个动向 | 自然辩证法研究通讯 | 1964 |
徐联仓 ,王缉志 | 在心理学中应用信息论的一些问题(中) | 心理科学通讯 | 1964 |
徐联仓 ,王缉志 | 在心理学中应用信息论的一些问题(上) | 心理科学通讯 | 1964 |
人才培养
徐联仓培养了一批硕士、博士研究生。比如,时勘(1990年毕业)、王二平(1992年毕业),是徐联仓带出来的、中国心理学家自己培养的第一位、第二位心理学博士。另外,通过函授、各类培训、讲课,他与中国外大批同仁建立了师生缘。
徐联仓先后出版了《组织管理心理学》、《领导行为研究》、《决策行为分析》等10余部专著,发表学术论文100多篇。
作者 | 著作名 | 出版社 | 年份 |
---|---|---|---|
徐联仓 | 组织管理心理学 | 科学出版社 | 1988 |
徐联仓 | 管理心理学及其应用--为医院管理服务 | 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联 | 1993 |
徐联仓 | 管理心理学及其应用 | 北京医科大学 | 1993 |
徐联仓 | 走出丛林的管理心理学 |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 2007 |
诺伊曼, 廷佩, 徐联仓 | 企业管理的心理生理学 | 知识出版社 | 1987 |
徐联仓 | 风险认知的心理学研究 | 暨南大学出版社 | 2010 |
乔恩·沃纳, 沃纳, Warner,等 | 双面神绩效管理系统 | 电子工业出版社 | 2005 |
徐联仓 | 组织行为学学习指导书 |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社 | 1993 |
徐联仓 | 组织行为学 |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社 | 1993 |
徐联仓, 陈龙. | 管理心理学.二版 | 人民日报出版社 | 1988 |
徐联仓 | 心理学漫谈 | 中国标准出版社 | 1988 |
徐联仓, 卢盛忠 | 管理心理学 | 科学出版社 | 1986 |
徐联仓 | 消费者心理学:消费・营销・生产 | 北京心理咨询服务中心 | 1985 |
徐联仓 | 徐联仓心理学文选 | 人民教育出版社 | 2009 |
荣誉奖励
用实验方法首次证明了当形成视觉形象的主观结构时,人对信号的信息加工不符合经典的W. Hike公式的描述,获前苏联教育科学院"乌申斯基奖"。
1992年,获国务院有突出贡献专家津贴。
1999年,获中国心理学会最高奖--中国心理学会终身成就奖。
社会任职
乙记背木坚 曾任中国心理学会秘书长、国际应用心理学会(IAAP)三届执委、中国行为科学学会副会长、中国社会心理学会副会长、中国人类工效学标准技术委员会主任、中国企业管理协会理事、《心理学报》主编等社会职务;
兼任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等大学来自客座教授。
人物评价
风流倜傥,学界重影响。启新议,继故坊。管事理人久,工效业绩量。众弟子,研以致用有榜样。天涯皆闻名,海内多朋党。理国是,受嘉奖。技术贯中西,待人善揖让。路遥远,360百科先生行迹定方向。
徐老师(徐联仓)讲课的最大特点,是把许多亲历的故事穿插在理论陈述之间,使理论特别易懂易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