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灰颈鼠兔(来自学名:Ochotona forresti)为鼠兔科鼠兔属的360百科哺乳动物。在中国大迅刚雨社境互陆,分布于云决千南、西藏等地,一般栖息于山地森林。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云南丽江西北。
定晶行志该物种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2013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3.1--易危(VU)。
- 中文名 灰颈鼠兔
- 拉丁学名 Ochotona forresti
- 界 动物界
- 目 兔形目
简介
灰颈鼠兔体形似藏鼠兔,体长155-185mm。后足粗壮,足爪强大发达。躯体背面暗棕褐色,体侧呈鲜棕色。颈背具深银灰色的环斑。
又名云南鼠兔、灰颈鼠兔。体长14.6~18.5cm,后足长2.7~3.9cm,耳长1.7~2.4cm,体重85~198g。头额部灰黑褐色,颊部污灰。体背至腰部深棕褐色,而体侧呈亮棕色。耳廓背面栗褐色来自,并沾有灰色色调。颈背及上肩部具有环状深银灰色斑或灰色块斑。颏部、喉部灰色,腹部及鼠鼷部为土黄灰色,而腹中部的黄色较浓。足背污灰色。栖息于海拔2 600-4 400m的森林地带或林线以上的山地。白天活动。食草类。分布于云南和西藏。
详细情况
360百科编号:1228
拉丁目名:LAGOMORPHA
中文目名:兔形目
中文科名:鼠兔科
拉丁科名:Ochotonidae
中文属名:鼠兔属
拉丁属名:Ochotona
拉丁种名:forresti
定名人:Thomas
年代:1923
中文名:灰颈鼠兔
原始文献:Ann第. Mag. N.H., 11:662
模式产地:云南丽江西北 (NW Lijiang, 27°N, 100.30°E, Yunnan)
生境:山地森林
国内分布:云南(西北部), 西藏(东南部)
亚种
西藏东南部灰颈鼠兔(Ochotona forresti)一来自新亚种
保护级别
该物种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201收划倒求厂宗践何3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3.1--易危(VU)。
已被入列中国国家林业局2360百科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