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室内环境检测仪器及应用技术》是胜希岁祖代似喜拿岁2004年化学工业出版社发行部出版的图书技酒象哥令,作者是崔九思。
- 书名 室内环境检测仪器及应用技术
- 作者 崔九思
- 类别 图书>生物>《室内环境检测仪器及应用技术》
- 出版社 化学工业出版社发行部
- 出版时间 2004年9月
内容简介
本书是在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工程学会联合会室内环境专业委员会和中华预防医学会卫生检验学分会空气理化检验学组联合倡导下,由中国来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中国计板府爱量科学研究院电离辐射与医学处、苏州斯坦福仪器有限公取民预广规量么司、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北京宾达绿创科技有限公司、福建省漳州市东南电子技术研究所和上海大学上海科屋经客川机创色谱仪器有限公司等单位从事室内环境污染检测和评价以及仪器研制的专家、教授和科技工作者合作编写。本书内容包括:室内环境检测仪器概论、室内空气污染物采样仪器(包括气体、颗粒物和微生物)、室内空气中无机和有委样失展赵升群仅血间煤机气体污染物以及颗粒物检测仪器、室内环境与建材放射性检测仪器、室内热环境参数测定仪器、室内环境噪声及空气离子测量仪器、校准检测仪器的气体标准物质、360百科室内环境污染检测数据的分析和评价等;附录包括室内空互想内气质量标准和分析仪器基本术语等轮。本书是一本室内环境检测仪器及应用技术的专著。多数资料来源于编者长感改婷负机害调期从事室内环境检测和评价以及仪器研制和应用技术的研究工作女教皮远经验与研究成果,很有实察议伤样用价值。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室内环境检测仪器概论地步争线油1
第一节 现场检测仪器的发展概况和分类1
一、检测仪器的发展概况1
二、检测仪器的分类4
第二节 检测仪器的技术指标和要求13
一、基本术语13
二、仪器的技术指标和要求16
第三节 检测仪器的检定和校准17
一、检测仪器的检定17
木久围制践局视点 二、检测仪器的校微县及间准24
第四节 检测跑引盟玉拉以坚仪器测量的质量保证25
一、质量保证工作的内容25
二、标准物质及其应用26
三、实验室质量控制图及其应用27
参考文献31
第二章 室内空气污染物采样仪器33
第一节 气体污染物采样器33
一、有动力空气采样器33
二、被动式采样器51
第二节 颗粒物采样器 69
一、滤料采样器69
二、高压静电沉降采样器74
三、撞击式采样器76
四、小旋风式采样器80
五、向心力采样器83
病肥煤 六、可吸入颗粒物采样器二了86
第三节 双相多组分空气采样器88
一、采样器结构和设计原理88
二、采样器的安装和使用91
三、采样器的性能评价93
四、影响采样器使稳饭族武低止报组亚用的因素99
第四节 空气微生物采样器100
一、室内空气微生物污染和检测100
二、过滤式采样器107
三、安德森撞击式采样器111
四、恒流撞击式采样器121
五、缝隙式采样器问轮130
六、离心式采样器 133
第五节 空气采样体积的测量和流量校准136
一、小显示确初般较空气采样体积的测量136
二、流量计及其校准139
参考文献158
第三章 室内空气中无机气体污染物检测仪器161
第一节 二氧化硫检测仪器161
一、紫外-荧光法162
二、库仑滴定法168
第二节 二氧化氮检测仪器175
一、化学发光法175
二、库仑原电池法 180
第三节 一氧化碳检测仪器187
一、气体滤波相关红外线气体分析仪187
二、电化学传感器法191
三、汞置换法 194
四、气相色谱法(甲烷化-氢焰检测器) 200
第四节 二氧化碳检测仪器204
一、不分光红外线气体分析仪204
二、气相色谱法(热导检测器)207
三、气相色谱法(热导和甲烷化-氢焰检测器)210
第五节 臭氧检测仪器215
一、紫外光度法215
二、化学发光法220
第六节 氨检测仪器223
一、离子选择电极224
二、现场比色测定仪227
第七节 硫化氢检测仪器229
第八节 电化学传感器无机气体污染物检测仪器233
一、二氧化硫检测仪233
二、二氧化氮、一氧化碳、硫化氢、臭氧和氨气检测仪 238
参考文献244
第四章 室内空气中有机气体污染物检测仪器245
第一节 有机气体污染物分析常用检测器 245
一、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 245
二、光离子化检测器248
三、微型氩离子检测器 252
第二节 挥发性有机物浓缩和热解吸仪253
一、热解吸(一次)气相色谱仪254
二、二次浓缩-热解吸仪266
第三节 便携式气相色谱仪和挥发性有机物检测器274
一、便携式气相色谱仪274
二、便携式挥发性有机物检测器276
第四节 苯、甲苯、二甲苯自动分析仪280
第五节 甲醛检测仪器285
一、电化学传感器286
二、现场比色测定仪289
参考文献290
第五章 室内空气中颗粒物测定仪器292
第一节 光散射法颗粒物测定仪器292
一、可见光散射法292
二、激光散射法298
三、颗粒物的质量浓度转换系数307
第二节 β射线吸收法颗粒物测定仪器309
第三节 压电晶体差频法颗粒物测定仪器 316
第六章 室内环境与建材放射性检测仪器329
第一节 环境和建材放射性的来源与检测330
一、环境和建材放射性的来源330
二、环境与建材放射性检测的特点336
第二节 环境γ辐射空气吸收剂量检测仪器338
一、定义和术语338
二、仪器的类型和性能要求339
三、γ辐射空气吸收剂量检测仪器341
四、 仪器的选择和现场测量注意事项352
五、 仪器使用中的质量保证355
第三节 环境和建材样品测量的γ谱仪与谱分析技术357
一、 核物理基础知识和概念357
二、γ谱仪的原理与组成360
三、γ谱仪的安装和调试与性能检验370
四、样品的采集与制备373
五、γ谱仪的刻度376
六、样品的测量和修正及其不确定度分析380
七、γ谱仪的检定与测量的质量保证395
第四节 室内空气中氡的测量仪器397
一、与氡检测有关的名词和术语397
二、室内氡的污染特征及其对检测的要求399
三、测量的质量保证和现场测量的注意事项408
四、双滤膜法测氡仪410
五、闪烁室(瓶)法413
六、半导体探测器416
七、α径迹探测器420
八、活性炭盒法424
九、氡子体的测量428
参考文献433
第七章 室内热环境参数测定仪器437
第一节 室内热环境参数 437
一、 室内热环境437
二、热舒适环境437
三、评价热环境的方法438
四、室内热环境参数测定要求439
第二节 气温测量仪器440
一、玻璃液体温度计440
二、数显式温度计441
第三节 空气湿度测量仪器442
一、通风干湿表442
二、电湿度计443
第四节 风速测量仪器444
一、热球式电风速计 444
二、转杯式风速表 445
第五节 辐射热测量仪器446
一、辐射热计446
二、黑球温度计448
第六节 室内新风量、换气量测定方法449
一、风口风速和风量的测定449
二、示踪气体法451
第七节 热环境综合参数测定方法和仪器453
参考文献454
第八章 室内环境噪声及空气离子测量仪器456
第一节 室内环境噪声测量仪器456
一、噪声物理特性及其危害456
二、噪声测量仪器458
三、噪声的评价与检测463
第二节 空气离子测量仪器468
一、空气离子测量的意义和要求468
二、空气离子测量仪器470
参考文献481
第九章 校准检测仪器的气体标准物质 482
第一节 高压钢瓶装的气体标准物质482
一、静态配气和高压钢瓶配气482
二、CO/N2和CO2/N2气体标准物质483
第二节 零空气和动态稀释配气装置491
一、零空气及其发生492
二、动态稀释配气装置493
第三节 渗透管配气方法499
一、渗透管及其配气原理499
二、二氧化硫渗透管506
三、二氧化氮渗透管514
四、硫化氢渗透管519
第四节 扩散管配气方法526
一、扩散管的构成和配气原理526
二、甲醛扩散管529
三、苯扩散管540
四、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扩散管547
第五节 臭氧发生器和臭氧浓度的标定550
一、臭氧发生器550
二、臭氧浓度的标定551
三、气相滴定方法568
参考文献579
第十章 室内环境污染检测数据的分析和评价580
第一节 测量数据的统计分析580
一、实验数据的统计方法580
二、不确定度及其应用599
第二节 测量数据的综合和处理610
一、原始数据的格式610
二、检测数据的处理611
第三节 测量数据的评价 618
一、室内污染源检测数据的评价618
二、室内空气质量检测数据的评价628
三、特定目的检测数据的评价632
四、人对空气污染物个体接触量的评价635
参考文献639
附录641
I 分析仪器基本术语641
II 室内空气质量标准649
III 室内空气质量卫生规范650
IV 木质板材中甲醛的卫生规范651
V 室内用涂料卫生规范651
VI 室内装饰装修材料人造板及其制品中甲醛释放限量653
VII 室内装饰装修材料溶剂型木器涂料中有害物质限量653
VIII 室内装饰装修材料内墙涂料中有害物质限量654
Ⅸ 室内装饰装修材料胶黏剂中有害物质限量655
Ⅹ 室内装饰装修材料木器家具中有害物质限量655
Ⅺ 室内装饰装修材料壁纸中有害物质限量656
Ⅻ 室内装饰装修材料聚氯乙烯卷材地板中有害物质限量656
ⅩIII 室内装饰装修材料地毯、地毯衬垫及地毯胶黏剂中有害物质
限量657
ⅩIV 混凝土外加剂中释放氨的限量658
ⅩV 建筑材料放射性核素限量658
ⅩVI 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658
ⅩVII 各类公共场所卫生标准661
ⅩVIII 室内空气污染物卫生标准665
ⅩⅨ 不同温度下水的饱和蒸气压666
ⅩⅩ 不同温度下气体的摩[尔]体积667
ⅩⅩI ppm与mg/m3的换算668
ⅩⅩII t分布表669
ⅩⅩIII 采样和分析记录表格6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