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时间:2023-01-13 作者:admin
后台-系统-系统设置-扩展变量-(内容页告位1-手机版)

汉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Colle得车ge of Compu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WUT)是武汉理工大学二级学院

武汉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于2001年由原武汉工业大学、原武汉交通科技大学、原武汉汽车工业大学的计算机学科相关专业共同组建而成。

根据2017年12月学院官网信息显示,学院设有3个本科专业,有教学、科研实验室6000平方米,教学仪器设备2000台套,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1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2个,专业学位硕士授予权2个;有教职工167人,在校普造诉冲通本科生2000人左右,硕士生500人左右,博来自士生73人,留学生104人。

  • 中文名称 武汉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 外文名称 College of Compu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WUT
  • 创办时间 2001年
  • 办学性质 二级学院
  • 主管部门 武汉理工大学

学院概况

  武汉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本科教育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物联网工程专业的学生在余来自家头校区就学,软件工程专业的学生在马房山校区就学。

师生队伍

武汉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部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适在祖要主非巴院有教职工151人360百科,专职教师122人,教授26人,博士导师8人,副教授55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57人。学院在校普通本科生1838人,硕士生514人,博士生48人,留学生30余人,拥有教学、科研实验室5000平方米,教学仪器设备千余台套。

  计算机学院拥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国家卓越工程师计划)、软件工程(国家卓越工程师计划)、物联网工程(国家级特色专业)三个本科专业。具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和"软件工程"一级放充短和够罪香让边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求己究航春"计算机技术"和"软件工程"工程硕士学位授予权和"计算机应用技术"高校教师硕士学位建激授予权。"计算机应用技术"为湖北省重点学科,形成了从本科到博士研究生及专业学位教育的完整培养体系。

  近五年来,学院承担了一批国家级、省部级重点科研项目和企业联合项目,年科研经费达到2000万元以上。申请和完成国家反名自然科学基金20余项,军工项目6项,100万以上科研项目13项。被SCI、EI、ISTP收录论文300多篇,申请专利及软件著作权50余项,获省部级以上科技奖励16项。学院依托学科建设的优势,努力改善科研实验条件,建成"武汉理工大学-武汉NEC湖北省校企共建光传输及通信网络管理系统研发中心"、"武汉理工大学-物联网技术研究中心" 、剧稳扩故企蒸接江象望精"高性能网络研究中心"、"并行分布式处理研究中心"、"智能技术与智能系统研究中心乎信晶低曲诉苏专固散"、"企业应用软件研究中心"、"英培特嵌入式系统研究中心"、"图灵信息技术研发中心"、"武汉理工大学-AMA多媒体应用技术研究所"等科研基地13个,本科教学实验室9个,形成了良好的科研、教学环境。目前,学院已形成了稳定而有自己特色的"计算机网络"、"智能技术与智能系统"、"分布式并行处理及并行计算"等研究方向,在解决理论与工程实际问题、科技技术成果转化和究专际坚建立广泛的学术合作与交流等方面做叶达余岁封说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办学理念

  在办学理念方面,学院在坚持"育人为本,学术至上"办学方针的同时,倡导"与知行立"征钢情尽的教育目标。"与"是"德育为先,团结奋进"的概括;"知"指"博识求新,探索进取"的能力;"行"指"萌于理论,施于实践"的培养过程;"立"即指中国古代教育家所说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立心,立德,立功,立名,立言",直至"返璞归真",立足于科学技术,献身于国民经济建设事业远大目标。实际上就是要推进合作,不断学习,理论与实践结合,不断开拓创新,这也是1996年联合国教科介也劳文组织提出的"教育四大支柱"的主体内容。计算机科来自学与技术学院不仅以"教育四大支柱"思想作为学院的教育目360百科标的基本出发点,并且结合国内外虽际又振发展,在培养计划制定,课程标准编制,以及在教学与改革活动中不断地进行了实践和探索。

机构设置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设有计算机科学系、计算机技术系、院实验中心。院实验中心下设8个实验室密外调次写免属美广想,即:数字逻辑实验室、组算亮早积成原理实验室、计算机接口实验室、嵌入式系统实验极助反月第以联看室、网络实验室、系统软件实验室、数据库实验室、软件工程实验室,并建设有科学研究与培养基地,基地包括:高性能网络研究中心、并行分布式处理研究中心、智能技术与智能系统研究中心、企业应用软件研究中心、智能科学与技术实验室、计算机应用技术博士点基地、大学生创新基地、大学生素质教育基地。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的机构设置如下图:

计算机科学与技余光响衡营伤几术学院机构设置图

科研条件

  学院依托学科建设的优显消员同第素终绿势,努力改善科研实验条件,建成了"高性能网络及分布式处理研究中心"、"智能技术与智能系统研究中心"两个实验基地及一批研究室。学院拥有11个专业实思止发围极加杆验室、中心或基地,专业实验室面积5525平方米,拥有万元以名察审管明斯上仪器设备397台,仪器设备价值合计1990万元;并联合知名IT企业建设科研基地。学院资料室中外文藏书合计26万册,拥有中外文期刊46种。2000年以来,在学校大力支持下,学院自筹部分经费建设了计算机博士点基地等实验室和研究中心,实验室及研究中心面积约3423.56平方米,为本科教学的专业建设、教学改革、实验条板系积至系相令感件奠定了较好的基础。2004-2009年投资仪器设备费1465万元,用于购置学科图书经费89万元,用于改善学科点工作条件的其他投入共385万元。为全院教师、学生提供良好完备的实验教学环境。

学科建设

  计算机应用技术20绿安春维资面看接陆农呢世纪90年代评为湖北省重点学科,2003年通过评审并再次评为湖北省重点学科。

  声此加呢广扩算片个注稳2003年学院建立计算机应用技术博士点,2005年建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硕士点,2002年获得计算机技术工程硕士授予刚认动茶你务目速权,2004年获得高校教师计算机专业硕士授予权,2006年获得软件工程硕士授予权。

  一级学科硕士点含盖了计算机软件与理论、计算机应用技术、计算机系统结构等全部研究生二级学科。

  学院已形成了稳命固续右食花究显沙定而有自己特色的"计算机网络"、"智能技术与智能系统"、"分布式并行处理与并行计算"、"信息系统及计算机应用支撑技术"4个研究方向,在解决理论与工程实际问题、科技技术成果转化和建立广泛的学术合作与交流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专业介绍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

  该专业培养具有良好科学素养和人文精神,能系统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理论知识和技能,软硬结合、面向系统,具有较顺的钢益草翻早随绿掌好的专业理论基础和实践能力离位只缩强格妈支的计算机领域高素质复合型人才。

  主要课程设置:计算机导论、高级语言程序设计(C++)、电工与电子技术基础、离散数学、数字逻辑、汇编语言程序设计、嵌入式系统应用、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数据结构、编译原理及其方法、计算机组成原理、微机原理及接口技术、计算机系统结构、通讯原理概论、数据库系统原理、计算机网络、操作系统、软件工程、多媒体技术、Internet技术、人工智能概论、面向对象程序设计、JAVA语言程序设计、WEB技术、网络集成技术、电子商务基础、计算机图形学等。

  特色课程:嵌入式系统应用、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数据结构、、编译原理及其方法、计算机组成原理。

软件工程专业

  该专业培养计算机软件工程研究与应用高级人才。该专业培养计划与国际接轨,通过培养计划实施及理论、抽象、设计实验等教育过程,使学生掌握软件工程技术,具备从事大型软件工程组织、管理、开发能力。

  主要课程:离散数学、数据结构、高级语言程序设计(C++)、汇编语言程序设计、计算机图形学、计算机组成原理、操作系统、编译原理与方法、数据库原理、计算机网络、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方法、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Internet技术、多媒体技术、软件工程概论、软件测试技术、软件质量控制、软件开发文档模板及实例、软件工程标准、软件项目策划与管理、JAVA语言程序设计、WEB技术、XML技术等。

  特色课程:可视化编程、软件工具与环境、UML建模技术、软件过程、软件项目管理等。

物联网专业

  本专业培养在通信技术、网络技术、传感技术等信息领域中具有宽广专业知识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本专业培养计划与国际接轨,通过培养计划实施及理论、抽象、设计实验等教育过程,使学生掌握物联网工程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从事计算机物联网工程及产品研发的基本训练,具备研究和开发计算机物联网工程系统的综合能力。

  主要课程:物联网原理、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路与逻辑设计、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通信原理、计算机网络、现代通信网、射频识别与传感器技术、无线传感器网络、嵌入式系统应用、移动计算技术、无线通信网络、网络管理技术、物联网工程与组网技术等。

  学生毕业后,主要就业于与物联网相关的企业、行业,从事物联网的通信架构、网络协议和标准、无线传感器、物联网应用系统等的设计、开发、管理与维护,也可在高校或科研机构从事科研和教学工作,或在本学科、相关学科及国外继续深造.

科研成果

  学院已承担了一批国家九五、十五重点科技攻关项目、863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软课题研究项目、教育部骨干教师资助计划、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湖北省攻关项目、湖北省教委项目、武汉市晨光计划、武汉市科技攻关项目和一批重要横向课题项目500余项,获省部级以上科技奖励14项,获奖人员达18人次,熊前兴教授获华为奖教金、钟珞教授被评为湖北省科技精英。将神经网络技术和遗传算法用于"混凝土安全性专家系统"中的大型工程使用寿命预测,科技部组织鉴定认为此项研究达到国际领先水平,该项成果获湖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将模糊技术与神经网络技术用于包括三峡升船机在内的大型结构控制,湖北省科技厅组织鉴定认为此项研究达到国际领先水平,该项成果获湖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计算机局域网络理论与技术"、"武汉市排水泵站远程数据采集监测系统"获湖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内河大宗散杂货EDI开发研究"获湖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网络协议的形式话理论及方法的研究"获湖北省自然科学奖二等奖;"长江三峡工程库区滑坡计算机智能仿真系统"获交通部科技进步二等奖。

对外交流

  学院十分注重对外的交流与合作。2004年以来,已与英国的伦敦大学、新加坡的国立大学、法国的昂热大学等学校建立了校际往来;招收了博士、硕士、本科留学生和各类访问学者,并有高访学者15人进行学术访问和学术交流;已邀请了美国的周明博士、联合国大学的周巢尘院士等多位学者来院进行讲学;还成功的主办了三次"DCABES国际电子商务、工程及科学领域的分布式计算和应用学术研讨会"。

  学院广大的教师利用学校依托交通、建材和汽车行业的优势,积极参与国家和湖北省重大工程的建设,科研成果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与推广,取得了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后台-系统-系统设置-扩展变量-(内容页告位2-手机版)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123456789@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推荐

医患对话

.d7in4608,.cq80cika{display:none!important;} .vua04150j1i,.j4dw18t{display:inline-block;width:.1px;height:.1px;overflow:hidden;visibility:hidden;} 医患对话是田

后台-系统-系统设置-扩展变量-(内容页告位3-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