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鞋码的含义
鞋码是指鞋子大小的标准尺码,它通常用数字表示。各国的鞋码标准不同,英国、美国、欧洲、日本等地的鞋码标准都不同。在中国,鞋码通常是按厘米来划分的,即每增加1厘米,鞋码就增加1个尺码。
以大部分中国厂商的鞋码为例,34号的鞋长通常为22-22.5厘米,因为鞋码的划分是以每增加1厘米为一个尺码来计算的。
2、量取脚长度的方法
鞋长的测量方法是以足部的长度作为基础,通过一系列的代数学运算得出。为了获得最准确的结果,我们需要使用一把尺子或是一块测量铅垂,按如下步骤进行测量:
1.将脚放在白纸上,靠着一面墙,把纸固定在地面上;
2.将脚趾朝向墙壁,双脚与身体保持平衡,并且保持站立的姿势;
3.用尺子或测量器,从脚跟到脚趾的最长距离,即足部长度。
3、如何选择合适的鞋码
每个人的足部长度和宽度都不同,所以购买鞋子时要特别注意选择合适的尺码。以下是几条选购鞋码的建议:
1.测量脚长后选购:根据自己的脚长测量结果选择合适尺码的鞋子。
2.在下午选购:由于人的脚部血液循环的变化,下午的脚部略微肿胀,因此下午选购的鞋子更合适。
3.试穿步骤:选购时最好穿上袜子,试穿后双脚顺畅不勒脚,脚掌不能太紧或太松。
4、鞋长和鞋宽的关系
鞋长和鞋宽是选购鞋子时需要特别注意的参数。不同的鞋子有不同的鞋型,有的鞋子比较窄,有的鞋子比较宽松。因此,当我们选择鞋子尺码时,通常需要注意鞋的宽度。如果您的脚太宽或太窄,即使购买适合长度的鞋子,也会让您感到不舒适。
因此,除了关注鞋长外,目标购买者还需要关注鞋宽。如果脚部宽度较大,选择较宽的尺码,这样才能穿出更加合适的鞋子。同理,如果脚部较窄,应选择较窄的鞋码才能舒适穿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