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监狱学论坛》是2011年3月1日中来自国法制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贾洛川、王志亮。本书主要讲述了在改革开放后,我国形成了具有中国社会主义特色的监狱学理论。
- 书名 监狱学论坛
- 作者 贾洛川,王志亮
- 类别 图书>法律>司法制度
- 出版社 中国法制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1年03月01日
内来自容简介
监狱是百价胞沉快国家的刑罚执行机关,监狱学是研究监狱在刑罚执行过程中惩罚与改造罪犯这一特殊社会现乎蛋烧米弦溶代早度何象及其运行规律的科学。尽管监狱从产生360百科至今已有几千年的历史,在古代也不乏一些监狱理论萌芽或监狱行刑思想,如我国西周提出的"明德慎罚"、西汉时提出的"德主刑辅"的思想以及唐朝制定的系严封囚、悯囚、居作、录囚等制度,都从不同角度反映了这一点,但由于当时的监狱主要是关押未决犯和羁押等待执行的已决犯(主要是生命刑和身体刑)的场所,当时出现的监狱理论萌芽或监狱行刑思想也多混杂于政治、法律、道德等思想中,也就谈不上形成自己的独立研究体系,因而也就没有监狱学之说。现代意义上监狱学发轫于国外,l8世纪随着刑罚方法的进步和自由刑理论的发展,西方国家兴起了监狱改良运动,不仅在刑罚体系中确立了自由刑的地位,而且促使了监狱学的诞生。人们通常把英国约翰。霍华德所撰《英格兰及威尔士的监狱状况》(又名《监狱事情》)作为监狱学正式诞生的标志。之后,人们对监狱世角破边销甲迫于厂苗学的研究如雨后春笋粉测严占,其中,英国边沁出苗院势部背却深法侵误社版的《监狱学》一书影响较大。人类社会进入20世纪以后,随着监狱行刑制度改革步伐的加快,监狱学的研究也呈蓬勃发展之势,其中,以英、美、日、德、苏等国为自容多,并呈现不同的研究风格。我国现代意义上的监狱学的理论研究,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当时晚清的法制改革中心人物沈家本在积极考察了西方和日本的监狱制度的基础上,十分注重中国监狱的改良,撰写了(狱政别查每攻团磁》等论著,吸收并反映了当时国外的先进的监狱学理论。20世纪20一30年代,我国也出现了一些诸如王元增、严景耀、孙雄等从事监狱学研究的专家学者,当时在大学法科还开设了监狱学的必修课程。针但大都还停留在对国外现代监狱思想和制度的介绍,还?有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监狱学的学科体系。新中国成立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后,监狱学研究有了很大的发展,经过多年的努力,已初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社会主义特色的监狱学的学科体系,取得了丰硕的理论研究成果,为监狱学理论繁荣和指导监狱工作实践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目录
第一编 监代失狱学基础理论研究
试论监狱学基础理论的创新
中国监狱学世纪回眸
刑罚执行的刑法学思考
们沉岩继钱罗触项刑罚执行法律性质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制度语境下的重新审视
改造特色论
第二编 监狱工作前沿探索
论信息时代监狱行刑模式的变革与创新
彰显监狱行刑效率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监狱工作与和谐社会
论"首要标准"语境下的监狱行刑发展趋势
罪犯改造模式的创新与构建
心地扩 对狱内狱外行刑社会化的思考
第三编 刑务与声前取审狱政管理研究
假释的概念、归属权及其适用对象问题
论我国监狱减刑制度改革的基本方向
狱政管理与罪犯回归社会
警囚冲突的社会学透视:
"伪病"引发的脱逃案
主 呼市越狱案凸显监狱监管漏洞
把握科学发展观的内涵,促进狱内侦查工作全面提高
第四编 教育改造研究
中国传统耻感文化对罪犯额齐少它盟教育感化的影响及其现代启示
当代西方国家的罪犯文化教育:评价、地位与组织
关于新人监罪犯改造的实践与思考
以个案形式探讨个别教育中的技巧运用
服刑人员技术教育策略
巧用"换位思考"破解个教难题
个教谈话中心理咨询技巧的运用
教育改造的止区最高目标:实现罪犯回归后的生存权
第五编 劳动改造研究
试论如何拓展罪犯劳动改造功能
试论康复性劳跳些连伤技转超除修获动改造的构建和实现
关于完善老病残罪犯劳动产品率质量管控的思考
浅析服刑人员劳动产品质量控制
第六编 监狱史及其他方面研究
新中国监狱口述历史探微
民国时期新疆狱政研究
关于张晶长篇小说《总矫正师》的对话
新时期上海监狱期刊编 辑工作杂谈
当代"囚诗"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