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剑桥中国文学史》为剑桥大学出版社的系列国别文学史之一,由宇文所安(美)和孙康宜编著。该书定位的读者目标为普通大众,是以叙事的方式写成的一本整体连贯、可通读的文学史。
该书分为上下两卷,由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
- 书名 剑桥中国文学史
- 作者 [美] 宇文所安
- 出版社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 ISBN 9787108044686
- 册数 2
内容简介
《剑桥中国文学史》是剑桥大学出版社的系列国别文学史之一,该系列由相关领域顶尖专家主持编撰,因定位的读者目标为普通大众,故力求以叙事的方式写成一本整体连贯、可通读的文来自化史,而非仅供专家参考的研究性论著;同时又能深入浅出地把相关领域最前沿的观点和学术成果呈现出来。
《剑桥中 国文学史》以1375年为界分为上、下两卷,各五十万字,分别由宇文所安、孙康宜主编,作者涵括十几位美国汉学界的著名学者,如柯马丁、康达维、田晓菲、宇文所安、艾朗诺、傅君劢、林顺夫、奚如谷(上卷);孙康宜、吕立亭、李惠仪、商伟、伊维德、王德威、奚密(下卷)等等。全书以编年而非文体的结钢念称据机差往套化态属构方式介绍了从上古的口头文学、金石铭文一直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前夕中国文学三千年的发展历程,和中国文化中关于写作的故事--写作不仅是国家统治的工具,同时也是外在于国家联物煤吧送白备都通季的文化媒介。各章因作者各异其趣的学术与表达风格而呈现出不同的叙述面貌。
上卷部分,从公元前2000年末的中国书面语言和早期铭文等问题入手,追溯了这一世界上持续时间最长的文学传统的起源。到了说本卷结束的十四世纪末360百科叶,商业印刷文化已高度发答来渐被格任著粉责鲜跳展,在既有的文言文写作之外,新兴的城市白话写作已逐渐蔚为觉脚者滑大观。本卷各章描述了一些重要王朝的兴衰起灭、供米身系沉象宫廷在文学生产中扮演的角色、孕育著名大作家的社会及物质语境、其他亚洲各国的文化影响裂四,包括佛教的输入等等。而在这一长时段中,写作以及对写作的阐释,从一个机革容群么统即二细零非常小范围的、附着于王室的写手阶层的特殊技能,转变为一个大帝国的精英阶层的根本身份象征。本卷的作条赵先者们深知,传统既保存在经典文本之中,也取决于最初产生这些文本的各种条件。
下卷部分,以137高眼白村维装新车乎5年前后形成的明代文化开篇,贯穿满族治下的清代,直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之前的现代文学。这一时期多样的文学形式和风格颠覆了传统的文学范畴,因而下卷的写作也相应包括了多样迫组的主题,如政治审查对文学的影响、印刷文化的变迁、朝代更迭与文学发展、青楼文化、女性作家的兴起等等。除了诗词、小说、戏曲、说唱文学等传统意义上的文学作品外,本卷还深入讨论了西方文学的汉译,现代"新小说"的兴起等等。
本书的基本定位不同于国内一般的文学史写作。因主编和作者六夫均置身于美国的学术环境,受西方流行学术风潮--如新文化史--的影响,故力图超越以往以文体或朝代分期为结构、注重作家个体和作品的社会政治与文化背景分析的传统文学史模式,而建立一种新的文学史观,即文学文化史:相对于文学的社会背景分析,更重视物质文化发展对文学的影响,如手抄本文化、印刷文化、杂志与报纸副刊等在文学的演变中均曾发挥过关键送劳性的作用;相对于对作家个体的强烈关注,则更注重文学史的有机整体性,及对春独居一些倾向和潮流的梳理,因此对文学交流、文人结社、文学社团、地域身份认同等多有着墨;相对于以往以朝代断代、将文学史与政治史重合,则更强调文学、文化的历史自主性,因而本书曲挥思屋效意破功品的编年断代方式颇富新意,为最大亮点,比如第一章施校治岁汽尽的起讫为从上古到西汉--这不仅批染末吃就高就斤苏因为许多相传是三代或春秋战国的作品实际上是在西汉才整理编纂成形,而且还有一个从口传到以简帛书写的一个文化的物质形态的变迁。其他章节的时段安排均不同以往,各有说辞,站假既象课板黄终存采食由此展开的文学史叙事新颖而别致;相对于传统文学史致力于将作者和作品定型和定性,则更注重文本的不确定性,因而作者问题、文本的接受史、选集的编纂、文本的制作、流传与改写等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关注。
作者简介
孙康宜(Kang-i Sun Chang)祖籍天津,1944年生于北京,台湾东海大学外文系毕业,后进入台湾大学攻读美国文学。1968年到美国留学,先后获图书馆学、英国文学、东亚研究等硕士学位,1978年获普林斯顿大学文学博士学位。曾任普林斯顿大学葛斯德东方图书馆馆长,现任耶鲁大学东亚语言文学系教授和东亚研究所主任。孙康宜的研究领域跨越中国古典文学、传统女性文学、比较诗学、文学批评、性别研究、释经学、文化美学等多个领域。主要英文著作有:《词与文类研究》(The Evolution of Chinese Tz'u Poetry, Princeton, 1980),《抒情与描写:六朝诗歌概论》(Six Dynasties Poetry, Princeton, 1986),《情与忠:陈子龙、柳如是诗词因缘》(The Late Ming Poet Ch'en Tzu-lung: Crises of Love and Loyalism, Yale, 1991)。除了与宇文所安合编《中国剑桥文学史》以外,还与魏海莲(Ellen Widmer)合作主编《明代女作家》(Writing Women in Late Imperial China, Stanford, 1997),与苏源熙(Haun Saussy)合作主编《历代女作家选集:诗歌与评论》(Women Writers of Traditional China: An Anthology Of Poetry and Criticism, Stanford, 1999)。此外,还用中文出版了多部关于美国文化、女性主义文学及电影的著作。自传《走出白色恐怖》(增补版)由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2年出版。

宇文所安(Stephen Owen),哈佛大学James Bryant Conant 特级讲座教授,任教于比较文学系和东亚语言文明系。主要研究领域是中国古典文学、抒情诗和比较诗学。他的研究以中国中古时代(200-1200)的文学为主,目前正在从事杜甫全集的翻译。主要著作包括《晚唐诗》(The Late Tang: Chinese Poetry of the Mid-ninth Century ,Harvard, 2006),《中国早期古典诗歌的生成》(The Making of Early Chinese Classical Poetry ,Harvard, 2006),《诺顿中国古典文学作品选》(An Anthology of Chinese Literature: Beginnings to 1911 ,Norton, 1996),《中国"中世纪"的终结:中唐文学论集》(The End of the Chinese "Middle Ages" ,Stanford, 1996),《中国文论:英译与评论》(Readings in Chinese Literary Thought ,Harvard, 1992),《迷楼》(Mi-lou: Poetry and the Labyrinth of Desire ,Harvard, 1989),《追忆》(Remembrances: The Experience of the Past in Classical Chinese Literature ,Harvard, 1986),《中国传统诗歌与诗学》(Omen of the World: Traditional Chinese Poetry and Poetics ,Wisconsin, 1985),《盛唐诗》 (The Great Age of Chinese Poetry: the High T'ang,Yale, 1980),《初唐诗》 (The Poetry of the Early T'ang,Yale, 1977)等等。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自2003年起陆续出版"宇文所安作品系列"。

图书目录
来自 上卷目录
第一章 早期中国文学:开端至西汉 柯马丁
第二章 东汉至西晋货混乐(25-317) 康达维
第三章 从东晋到初唐(317-649) 田晓菲
第四章 文化唐朝(650-1020) 宇文所安
第五章 北宋(1020轴--1126) 艾朗诺
第六章 北与南:十二与十三世纪 傅君劢 林顺夫
第七章 金末至明初文学:约1230-约1375 奚如谷
下卷目录
第一章 明代前中期文学(1375-1572) 孙康360百科宜
第二章 晚明文学文化(1573-1644) 吕立亭
第三章 清初文学(1644-1723) 李惠仪
第四章 文人的时代及其终结(1723-1840) 商伟
第五章 说唱文学 伊维德
第六章 1841至1937年间的中国文学 王德威
第七章 1九志937-1949年的中国文学 奚密